脑动脉瘤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有随时破裂出血的危险,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梗塞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任何年龄可发病,多数好发于40至60岁中老年。一旦确诊为动脉瘤,需立即手术治疗。
患者魏某,50余岁,2月前因脑出医院检查,结果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瘤伴破裂出血,该医院建议行手术治疗,但不能独立完成,医院专家协助手术,同时医疗费用高昂,最后行保守治疗,患者未行手术出院回家,20余天前再次发病,于4月13日送入我院脑系科。
入院后急诊行头颅CTA检查,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巨大动脉瘤,完善术前检查,积极术前准备,患者急诊行显微镜下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夹闭术,在显微镜下,动脉瘤周围粘连严重,在精细的解剖之下逐渐暴露出真面目,就在瘤底从脑组织内分离出来的瞬间,上次的破口再次破裂,鲜血一下子喷了出来。虞主任眼疾手快,迅速用瘤夹夹住了破口,并把动脉瘤夹稳稳地夹在动脉瘤的根部,载瘤动脉血流通畅,手术顺利结束。
图为:术前CTA
图为:手术切口
图为:术中显微镜下情况
图为:术中显微镜下情况
脑系科虞主任介绍:大脑中动脉瘤为颅内常见的动脉瘤之一,以M1段分叉部多见,此处存在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及众多穿通动脉,脑内血肿发生率较高,因此要求术者具有扎实的显微解剖学知识、熟练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丰富的手术经验。术中关键包括:术区的暴露、分离瘤颈时周围血管的保护、夹闭瘤颈时的显微操作、术中瘤体破裂的预防及处理、夹闭后远端血管的血流通畅。术后积极给予维持高血压、高血容积和降低血液粘滞度治疗,能明显减轻脑血管痉挛,进一步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对于颅内动脉瘤,目前没有能够预防其发生的办法。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脑血管的影像学检查,以便能够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前发现病变并给于恰当的治疗。平时应当对危险因素加以控制,从而降低动脉瘤的发生率。
该项手术的成功,是我院脑系科显微手术治疗复杂脑血管病的一项新突破。这也意味着,医院脑系科的治疗水平又上了一台阶,同医院不能独立完成的手术我院也能独立完成,医院水平迈进。
编辑:刘勇
系科
宜宾医院脑系科简介:目前开展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神经系统各种各部位肿瘤、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脊髓椎管病变、神经系统先天畸形、脑积水等各种神经外科手术,在治疗重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神经系统肿瘤、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全脑血管造影、支架置入、动脉瘤栓塞、脑缺血性疾病是科室特色技术,近年来我科将显微技术及微创技术普遍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该技术由于手术精确度高、创伤小、术后病人并发症少、恢复快、取得良好效果。
专家介绍:
虞德明副主任医师脑系科主任
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宜宾市神经外科专委会秘书,西南地区及四川省神经介入学组专委会委员。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年至年四川医院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多次到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显微及介入神经外科。曾在法国巴黎交流学习。多次到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交流学习。率先在宜宾地区开展血管内介入诊治及动脉瘤夹闭,已完成病例千余例,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
研究方向:血管内介入治疗、显微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
王云峰脑系科专科医师
中华医学会会员,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神经外科专业10余年,具有扎实、系统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专业学术会议。
研究方向:神外危重症,脑血管病介入诊治,颅内肿瘤手术切除,颅脑创伤、脑出血急诊救治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广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献礼春节中科白癜风帮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bl/9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