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胎动?
二、所有的孕妇都能感觉到胎动吗?
三、胎动有什么特点?
四、为什么要数胎动?
五、每个孕妇都需要数胎动吗?
六、何时开始数胎动?
七、如何数胎动?
八、胎儿停下来多久再动才可以算另外一次胎动?
九、正常胎动是多少?
十、胎动异常有哪些风险?
十一、胎动减少一定有危险吗?
十二、参考文献
数胎动是最简单、经济的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测方式,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一旦去实行起来,就会发现数胎动并不那么简单,还是有不少的困惑。
一、什么是胎动?
胎动(fetalmovement)即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包括胎儿的全身运动、伸展、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头颈运动、下颌运动(包括打哈欠、吮吸、吞咽)和呃逆(表现为轻微而有节律的抽动)等,胎儿运动从妊娠7周开始,大多孕妇在妊娠6~20周开始自觉胎动。孕妇可感受到的胎动包括踢、颤动、滚动或呃逆等,胎动随着孕周增加逐渐规律。
二、所有的孕妇都能感觉到胎动吗?
多数孕妇可以感觉得到胎动,但是有大约不到0%的孕妇感觉不到明显的胎动,主要原因是肥胖或是胎动的幅度比较小,不容易察觉。
三、胎动有什么特点?
大多初产妇在妊娠8~20周感受到胎动,而经产妇较早,常在妊娠6周后即可自觉胎动。
20年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院指南总结了胎动的特点:
胎动次数和频率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在妊娠32周后稳定,直至分娩,而胎动类型随着妊娠进展改变。
从妊娠20周开始,胎动出现昼夜变化规律,下午和晚上是胎动高峰。
也有研究表明妊娠晚期54.3%的孕妇胎动频率不变,62.8%的孕妇感觉胎动强度增加。
在胎儿睡眠周期时可无胎动发生,研究发现胎儿一个睡眠周期持续20~40min,正常情况下胎儿睡眠周期很少超过90min。
孕妇感知胎动变化也与胎盘位置、产次、孕妇体重、羊水量、孕妇压力、胎位、环境刺激、孕妇是否活动等有关,孕妇静坐或平躺时能更敏感地感受到胎动。
四、为什么要数胎动?
胎动计数是常用的胎儿产前监测方法之一,胎动正常模式的改变可能反映胎儿宫内状态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
研究表明,胎动减少常是胎儿窘迫的首要征象,与死胎、胎盘功能不全、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妊娠32周后胎动增加是正常的胎动规律,但单次过度运动与死胎有关。孕妇发现胎动异常及时就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死胎的发生。
与胎心监护、脐动脉多普勒测定血流阻力、超声监测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等产前监测手段相比,胎动监测具有经济、方便的优势,临床上通过孕妇自数胎动的方式初步评估胎儿宫内安危以便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但孕妇感知胎动也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具有主观性,故只能作为评估胎儿安危的辅助指标。
五、每个孕妇都需要数胎动吗?
对于有胎儿宫内缺氧高危因素的孕妇,建议每天数胎动。
如果孕妇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或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疾病时,自数胎动则更为重要。
对于健康正常的孕妇,如果每天的胎动很明显和频繁,不需要每天数胎动,但是如果在孕晚期感觉到胎动减少,就需要认真每天数胎动了。
六、何时开始数胎动?
一般情况下,在24周以后胎儿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胎动,并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国外的文献多数建议在26-32周开始数胎动,国内并不推荐过早数胎动。数胎动的开始孕周取决于胎儿出生后可以保证存活的孕周,由于国内的早产儿救治水平所限,一般推荐在28-32周以后开始数胎动。
七、如何数胎动?
虽然目前有许多计数胎动的方式,但对最佳运动次数或持续时间仍缺乏定义。以下为几种早期常用的计数胎动方法:
方法一
时间固定法:每天早、中、晚各数胎动h,3次数量总和×4即为2h胎动数,临床警戒值为<3次/h,如达警戒值可继续监测,若仍<3次/h需及时就诊。
方法二
胎动数固定法:每天记录从9:00到2:00的胎动数,将<0次/2h作为临床警戒值,如达警戒值建议及时就诊。有学者认为2h内达到0次胎动是安全的。
八、胎儿停下来多久再动才可以算另外一次胎动?
有些胎儿动起来时间会比较长,但是不管动多久,只能是算一次胎动。至于停下来多久再动才能算另外一次胎动,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至少胎儿要停下来数分钟之后(一般认为5分钟内算一次胎动)再动才能算另外一次。
Tip:建议准妈妈可以借助APP帮助胎动计数。
九、正常胎动是多少?
正常情况胎动小时不少于3~5次,2小时明显胎动次数为30~40次以上。
有的胎儿2小时可动00次左右。
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不大,即证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
胎动的次数并非恒定不变,在妊娠28~38周,是胎动活跃的时期,以后稍减弱,直至分娩。
孕妇的运动、姿势、情绪以及强声、强光和触摸腹部等,都可引起胎动的变化。
十、胎动异常有哪些风险?
.胎动减少
胎动减少与死胎、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生长受限(FGR)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有研究发现胎动减少的足月初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癫痫发生率增加。
目前临床上关于胎动减少的定义尚不明确,常认为是孕妇感知胎动强度或频率减少。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在例孕妇中,5.62%的妊娠晚期妇女会感知到至少次的胎动减少。瑞典一项名单胎妊娠28周后死胎的孕妇问卷调查中,7.6%的孕妇在死胎前48h感觉到胎动减少。
胎动减少常是胎儿窘迫的首要征象,与死胎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对于反复胎动减少(胎动减少次数≥2次)的孕妇。反复胎动减少是胎盘功能不良的高风险因素,发生小于胎龄儿的风险是单次胎动减少的7.3倍。有研究在病理上证实了胎动减少孕妇存在的胎盘结构和功能异常,胎动减少的孕妇的胎盘与正常人相比更小、轻,其特点还包括胎盘大范围梗死灶、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密度及增值指数增加,但绒毛血管、合体滋养细胞面积减少,胎盘中系统A的氨基酸转运活性下降,这可能与羊水减少及FGR有关,FGR死胎的胎盘病理特征为螺旋动脉重塑不足、胎盘绒毛发育不良。研究发现胎动减少孕妇胎儿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和脑胎盘比率(CPR)较低,脑胎盘比率是指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与脐动脉-搏动指数的比值,提示胎儿脑血流重新分配,脑胎盘比率降低与围产期不良结局有关,反复胎动减少较单次胎动减少的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和脑胎盘比率更低。此研究证实胎儿低氧血症继发于胎盘功能减退。Bradford等的系统评价研究了孕妇肥胖与胎动的关系,发现对于有胎动减少的孕妇,孕前BMI>25者FGR和死胎的风险增高。
胎动减少是胎盘功能障碍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对胎动减少的女性进行更好的管理,重点是检测胎盘功能,以减少死胎的发生。
2.胎动过频
目前临床上缺乏一致的关于胎动增加的定义,对于胎动增加的研究较少。有研究认为妊娠32周后胎动增加是正常的胎动规律,提示胎儿良好,但单次过度运动与死胎有关。突然发生的胎儿过度活动可能预示着胎儿窘迫,如果持续存在可以导致胎儿死亡。胎动强度增加与频率增加相比,前者更有意义,但单次剧烈的胎动可能是胎儿窘迫的征象,与死胎风险增加有关。但对孕妇和医务人员来说,识别单次的剧烈胎动有难度,无法判断一次胎动增加是否为常规胎动的一部分。因此,这种相关性尚难应用于临床实践。
十一、胎动减少一定有危险吗?
一般情况下,因胎动减少而去额外就诊的比例大约为2-3%。通过进一步的电子胎心监护或者是B超生物物理评分检查后,绝大多数胎动减少的孕妇会得到一个放心的结果,对于这些孕妇,可以放心回家,继续数胎动。
总之,准妈妈一定要重视数胎动,做好宝宝的守护者!
十二、参考文献
《胎动评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年4月第35卷第4期
《怀孕生孩子那些事之数胎动》-段涛大夫(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yy/796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