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详细版一


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

甲状腺术中和术后发生的出血、感染、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声嘶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以预防为主,有些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如甲状腺危象、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损伤等。这些并发症在术前准备不充分、检查不完善、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准确、手术时机选择不恰当、手术者对手术部位解剖知识不熟悉,以及手术者操作不熟练时等均可发生。有的并发症是手术本身所产生的后果,如甲状腺癌行根治性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所发生的甲状腺功能低下。

因此,要正确掌握甲状腺的手术指征,了解甲状腺手术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以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和预防治疗措施。

呼吸道梗阻

甲状腺术后呼吸道梗阻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患者有烦躁不安、大汗、口唇发绀,出现三凹征。是最严重、处理不及时可引起术后死亡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48h内,要迅速查找呼吸道梗阻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除阻塞,挽救患者生命。

小贴士

(一)术后伤口内出血

1.原因

(1)甲状腺血管结扎线不牢、脱落,尤其是甲状腺动脉结扎线脱落可引起大出血;

(2)甲状腺断面止血不彻底,术后残面渗血;

(3)血管变异,常见的是甲状腺下动脉,可直接发自锁骨下动脉,位置较低,此血管未能妥善结扎,可回缩到胸骨后,术中不易发现,术后在胸骨后间隙形成血肿压迫气管;

(4)肌肉切断时未结扎或结扎不牢,术后引起出血;

(5)术后引流不畅,手术创面渗血不能充分引流,积存在伤口内压迫、刺激气管,引起黏膜水肿和喉头分泌物增多,加重呼吸道梗阻。

2.临床表现

甲状腺术后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4h内,患者突然出现颈部疼痛肿胀,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发绀,伤口可有渗血和肿胀,引流管中有大量新鲜血液流出。常伴有烦躁、焦虑不安。如处理不及时,因气管受压导致很快缺氧可引起意识丧失、昏迷,甚至死亡。

3.预防和处理

(1)术前注意事项:术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

(2)术中注意事项:

①术野显露要充分,显露不清可造成术中损伤、止血不彻底引起出血。

②手术操作要仔细,熟悉解剖是甲状腺手术的必备条件。对颈前浅静脉、肌肉断端要认真止血;对甲状腺上动、静脉,以及中、下静脉均要双重结扎,防止滑脱出血。

③甲状腺断面应缝扎止血,妥善缝合。对甲状腺断面的活动性出血用电凝止血是不安全的。

④引流要充分,放置引流条,对创面较大的手术,要放置引流管,并及时观察引流情况。

(3)术后注意事项

①术后注意观察呼吸、引流、敷料渗血情况,是否有皮下瘀斑,要保持引流通畅;

②术后尽量避免咳嗽;

③床头旁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或气管插管器械,以便出现紧急大出血时能及时处理。

术后伤口内大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2h内,发现伤口内出血,要迅速在床旁抢救,拆除缝线清理出血,解除对气管的压迫,如果患者呼吸仍然无改善,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情况好转后,再送手术室充分显露伤口,做进一步检查、止血处理。

小贴士

(二)喉头水肿及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1.原因

(1)全身麻醉时因操作不熟练而反复气管插管,可造成喉头损伤、水肿;

(2)手术刺激可引起喉头水肿,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3)原有呼吸道疾病,炎症未能很好控制,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4)术后患者不敢用力咳嗽排痰,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造成呼吸道阻塞。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患者术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可伴有喉鸣音和三凹征,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多。给予吸痰、清理呼吸道后,呼吸困难不见缓解,在排除了伤口内出血时应考虑喉头水肿的可能。

3.预防和治疗

(1)术前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

(2)气管内插管时应仔细、准确、轻柔,防止声带损伤;拔除气管插管前应尽量吸尽口腔和气管内的分泌物。

(3)手术操作要轻柔,避免对气管的挤压和反复刺激,分离腺体和肿瘤时要防止损伤气管和环甲肌。

(4)术后协助和鼓励患者排痰,防止呕吐物误吸。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喉头水肿表现者应及时给予吸氧,雾化吸入,分泌物较多时,可给予吸痰。经处理呼吸困难不减轻时,应立即行气管切开,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小贴士

(三)气管塌陷

1.原因:较大的甲状腺肿块长期压迫气管,可使气管软骨环变薄,成为膜状,发生软化。如果手术切除大部分腺体、肿瘤后,软化的气管失去外部的支撑,气管壁可出现塌陷,造成呼吸道阻塞而发生窒息。在缝合残余甲状腺创面时,将残留甲状腺外侧薄膜缝合于气管旁筋膜,气管受两侧甲状腺组织的牵拉,引起部分软化气管塌陷,气道变窄,也能引起呼吸困难。

2.预防和处理

(1)对甲状腺肿比较巨大,病史较长和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应常规拍摄颈部正、侧位X线片,有条件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了解气管有无受压及其程度。如X线片提示有气管软化,应做好充分准备,术前应放置气管支架。

(2)如果在术中发现有气管软化,应行气管悬吊术,将软化气管被膜悬吊于胸锁乳突肌或颈前肌上,以防术后气管塌陷。

(3)术中发现有严重气管软化时,为防止发生术后窒息,应行气管切开,术后待气管与周围组织紧密黏着后,患者无呼吸困难时再拔管。拔管时间一般在术后1周左右,如气管软化严重,可适当延长拔管时间。如果系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需长期或终身带管。

感染

防护小贴士

甲状腺手术多为I类切口,少部分涉及喉、气管、食管的为II类切口。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1%~2%。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癌症、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切口感染的表现包括发热、引流液浑浊、切口红肿渗液、皮温升高、局部疼痛伴压痛等。怀疑切口感染,应及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有脓肿积液的,应开放切口换药。浅表切口感染较易发现,深部切口感染常不易早期发现,可结合超声判断切口深部的积液。极少数患者可因感染引起颈部大血管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神经损伤

防护小贴士

(一)喉返神经损伤

1.原因: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密切,有的走行在甲状腺下动脉的浅面,有的于动脉的深面,或交错于动脉分支之间,有的位于气管旁,有的穿行于甲状腺组织内。不熟悉喉返神经走向的解剖学特点,则有损伤的可能。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约为0.5%。

(1)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未注意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误将喉返神经切断;

(2)甲状腺下动脉出血时,盲目钳夹止血而损伤喉返神经;

(3)缝合甲状腺残端时缝合过深,将喉返神经结扎;

(4)有的喉返神经不在气管食管沟内走行,而在气管旁或于甲状腺后包膜内,切断甲状腺后游离气管旁甲状腺过深而损伤喉返神经;

(5)解剖、显露喉返神经行程较长,致使神经缺血;

(6)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时,将甲状腺后被膜翻起,喉返神经可能紧贴后被膜,而导致损伤;

(7)术后组织水肿或有小血肿、瘢痕组织压迫或牵拉等引起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

2.临床表现

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同侧声带麻痹,临床表现为声嘶。神经被切断未能立即吻合,将导致永久性损伤,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侧声带逐渐代偿,声嘶可部分恢复。喉镜下可看到损伤侧声带处于麻痹状态。喉返神经被钳夹或缝扎后,立即拆除缝线,引起暂时性声带麻痹,一般在术后15d左右可逐渐恢复。严重神经挫伤需3个月以上时间恢复。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后,两侧声带麻痹可立即发生呼吸困难和窒息。

3.预防

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密切,两者的伴行关系常有解剖变异。在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时,一般不显露甲状腺下动脉,紧贴甲状腺下极表面结扎处理进入甲状腺的下动脉分支,可避免损伤喉返神经,还可保证甲状旁腺的血供。在处理甲状腺下极血管时,避免大块结扎和因出血而匆忙钳夹,以免误伤喉返神经。有的喉返神经在气管食管沟上方,其紧贴甲状腺后包膜上行,在切断甲状腺峡部,游离气管旁黏附的甲状腺组织时,不要游离过深而误伤喉返神经。部分喉返神经紧贴甲状腺后包膜上行,手术中应尽量保留甲状腺后包膜。缝合甲状腺残端时,注意勿缝合过深,否则可能将喉返神经结扎。在行甲状腺全切除时,宜在甲状腺下极附近解剖喉返神经,向上追踪至环甲关节处,以确保避免误伤。

4.治疗

(1)术中发现喉返神经被切断后,应解剖出两断端进行吻合。

(2)如系钳夹或缝合所致的损伤,立即松开血管钳或拆除缝线。术后可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可逐渐恢复。

(3)如术中或术后当天发音正常,而术后又逐渐发生声嘶者,一般系组织水肿压迫所致,可自行恢复。

(4)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应立即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待声带麻痹恢复后再拔除气管套管。如半年后神经损伤仍不能恢复,可考虑行声带固定术,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小贴士

(二)喉上神经损伤

1.原因:喉上神经内侧支分出位置较高,行程短,在舌骨大角平面穿过甲状舌骨膜入喉,喉上神经内侧支损伤的机会较少。喉上神经外侧支与甲状腺上动脉的解剖关系比较密切,入喉以前与甲状腺上动脉并行,至甲状腺上极时才与血管分开。甲状腺上极较高者,喉上神经贴近上极,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离腺体太远,分离不仔细,将神经和血管及周围组织一并结扎,可损伤喉上神经外侧支。对喉上神经牵拉,术后血肿压迫等也可引起暂时性喉上神经麻痹。

2.临床表现

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后,环甲肌瘫痪,声带松弛、音调变低。喉镜检查时双侧声带无麻痹,发声时声带松弛。喉上神经内侧支损伤后,喉部黏膜感觉丧失,可引起误咽及呛咳,严重时可发生吸入性肺炎。

3.预防:手术医师要熟悉甲状腺解剖关系,处理甲状腺上极时,要警惕喉上神经损伤。在结扎甲状腺上血管时,尽量靠近甲状腺上极,直视下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上静脉。

4.治疗:喉上神经内侧支位置较深,行程短,外侧支较细,被切断后不易吻合。喉上神经挫伤或血肿压迫造成的损伤多可恢复,可给予非手术治疗,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氢化可的松和局部理疗等。

END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yy/79629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