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减盐全球报告发布警惕身边的隐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www.bdf999.org/meitibaodao/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首份《全球减少钠摄入量报告》(下称《报告》)。其中显示,世界无法按计划实现到年将人群钠摄入量减少30%的全球目标。

▍人群平均每日盐摄入量,远超身体所需

钠是维持人体机能的必需营养素,但摄入过量则会导致高血压,并增加患心脏病、中风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同时,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高钠摄入与胃癌、肥胖、骨质疏松症和肾脏疾病等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有关。

日常生活中,钠的摄入主要来自氯化钠,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食盐。所以“减钠”通常会直接表达为“减盐”。当然,钠也会包含在其他调味品中,比如谷氨酸钠,即味精。

我们的盐摄入已经远远超过身体所需。

全球来看,人群平均每日盐摄入量约为10.8克;在中国,居民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摄入量即达9.3克,还不包括从包装食品和外食餐品中摄入的盐。对比世界卫生组织每日不超过5克的推荐量,我们显然吃盐太多。

▍实施高成本效益减钠政策,或能挽救约万人生命

《报告》显示,全球只有5%的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受到强制性全面减钠政策的保护,而73%的会员国还未能充分实施此类政策。如果实施高成本效益的减钠政策,到年,估计可在全球挽救约万人的生命。

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所说,不健康饮食是全球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原因,钠摄入过量则是罪魁祸首之一。而如今,大多数国家尚未采取任何强制性政策,致使其人民面临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所有国家实施“最合算”的减钠措施,包括:

1.调整食品配方,减少盐含量,并为食品和餐食中的钠含量设定目标;

2.制定公共食品采购政策,在医院、学校、工作场所和养老院等公共机构限制高盐或高钠食品;

3.落实食品包装正面标识,帮助消费者选择钠含量更低的食品;

4.促进行为改变的宣传和大众媒体活动,减少盐或钠摄入。

高盐饮食为何会影响健康?

如何避免高盐饮食带来的伤害?

下面一起来了解

↓↓

高盐饮食的危害

盐摄入量过高时,人体内可能产生一种免疫细胞,生成过多的促炎症因子,进而出现炎症反应,引发多种疾病。

01.伤心脏

摄入钠盐过多会增加心脏负荷,血压明显升高,严重者可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还可能造成心脏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内胆固醇含量增高,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增加。

02.伤胃部

我国一项涉及2.7万人的健康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高钠摄入与16.6%的胃癌关系密切,是最主要的胃癌饮食风险因素。

03.伤大脑

清华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摄入超过毫克钠(约14克盐)会使记忆力减退的风险增加1.5倍。

04.伤颜值

吃盐过多会导致肾脏负担重、水代谢紊乱、皮肤干燥,引起身体水肿、肤质变差、头发干枯脱落等。

05.伤免疫

过多的钠会干扰调节性T细胞,改变细胞代谢,从而破坏免疫功能。即使是短期的高盐饮食,也对免疫力不利。

06.伤血糖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称,每天额外多摄入2.5克食盐(每日7.5克),会导致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65%。

07.伤寿命

哈佛大学一项涉及50万人的调查发现,相比吃盐少的人,吃得咸的人全因过早死亡风险上升28%,预期寿命平均缩短2年。

警惕那些隐秘的盐

除了食盐,酱油、味精、豆瓣酱、腌制食品、加工肉制品等比较咸的食品含钠也很多。另外,盐还可能隐藏在你感觉不到咸的食物中。

日常饮食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减少盐的摄入量。

01.警惕“藏起来”的盐

方便面、挂面、坚果、面包、饼干、冰激凌等食物里,有很多“藏起来”的盐。日常注意避开这类食品,多吃新鲜的蔬果、肉类、鱼类、蛋类等。

02.减少外出用餐次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调查发现,外出用餐时,一个人每餐的钠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了全天推荐摄入量。点外卖也容易造成盐超标,建议少吃。在外就餐时,可以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03.做饭时晚放盐

除了腌制肉类时需要提前先放一点盐,其他情况下只需出锅前加盐就行。此时盐分尚未深入到食品内部,舌头上同样可以感觉到咸味。

04.用其他调味代替咸味

比如多用醋、番茄、柠檬汁等酸味代替,或用辣椒、葱、姜、蒜等天然、有特殊味道的食物做调味。

05.改变烹饪方式

选用能保持食物原味的做法,如蒸、炖、凉拌等,减少使用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鸡精、沙拉酱、番茄酱等调味品。

06.使用限盐勺

一勺容量是2克,一天最多用2.5勺,可适量分配到三餐中。

07.每周吃顿无盐餐

有研究发现,定期吃顿没有食盐的午餐或晚餐,有助控制钠的摄入量。一般人群建议每周吃1~2次无盐餐,经常在外就餐、口味较重的人可每周吃2~3次。

08.学会看营养成分表

买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标签,营养标签中的钠就代表盐,1克钠相当于2.54克盐。尽可能选择选购钠含量较低的,或者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编辑

周艳梅责编

张秀丽

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生命时报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zl/79652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