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项应用3TMRA技术对例患者的大脑后动脉变异进行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发表在Neuroradiology杂志上,为我们展示了大脑后动脉的常见变异。
该文中共有30例患者(1.28%)观测到了大脑后动脉变异,其中动脉开窗变异(fenestration)8例(0.34%),过早分支变异(earlybifurcation)8例(0.34%),大脑后动脉动脉重复变异(duplication)1例,脉络膜前动脉增粗变异(hyperplasticAChA)13例(0.55%)。
其中脉络膜前动脉变异又可以分为副大脑后动脉变异(增粗的脉络膜前动脉营养部分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和大脑后动脉替代变异(增粗的脉络膜前动脉营养全部大脑后动脉供血区)。下图1为各种变异的示意图,图2~6为我们展示了各种大脑后动脉变异的MRA图像(部分图像经处理仅显示感兴趣区的血管),大家一起来看下。
图1.各种大脑后动脉(PCA)变异的示意图。a.大脑后动脉P2段的开窗变异;b.过早分支变异;c.重复变异;d.副大脑后动脉变异(增粗的脉络膜前动脉营养部分大脑后动脉供血区);e.大脑后动脉替代变异(增粗的脉络膜前动脉营养全部大脑后动脉供血区)。颈内动脉(ICA,1)、PCA的P1段(2),PCA的P2段(3),前交通动脉(PCoA,4),脉络膜前动脉(AChA,5)
图2左图为大脑后动脉开窗变异的42岁女性。MRA的局部图像可见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开窗变异。右图为大脑后动脉开窗变异的41岁男性。MRA的局部图像可见左侧大脑后动脉P1~P2交界处开窗变异
图3大脑后动脉过早分支变异的50岁女性。可见大脑后动脉在P1-P2交界处的过早分支变异
图4大脑后动脉重复变异的40岁女性。图a示左侧后交通动脉对大脑后动脉的颞支直接进行供血。图b示左侧大脑后动脉重复变异、后交通动脉-颞支、大脑后动脉P1段-顶枕支。小箭头提示正常的脉络膜前动脉(AChA)
图5副大脑后动脉变异(脉络膜前动脉增粗)的27岁男性。图a示后交通动脉对左侧大脑后动脉顶枕支进行供血。而脉络膜前动脉增粗并对左侧大脑后动脉颞支进行供血,提示副大脑后动脉变异(箭头)。图b左侧颈内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侧视图,清楚地显示左侧副大脑后动脉变异
图6大脑后动脉替代变异(脉络膜前动脉增粗)的37岁男性。图a显示十分粗大的脉络膜前动脉对右侧大脑后动脉的所有分支进行供血,提示右侧大脑后动脉替代变异(大箭头)。小箭头所示为后交通动脉。上述情况可能会被误解为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异位。图b为右半球血管侧视图,可以观察到右侧大脑后动脉替代变异(大箭头),小箭头所示为后交通动脉
从本文上看,大脑后动脉的血管变异还是很少见的(1.28%),但是充分认识这些血管变异可以减少临床上的误诊,有时还可以解释一些看似无法用一条责任动脉解释的脑梗死等。但是从临床实践中的大致印象上看,似乎大脑后动脉血管变异的出现频率比文献中的更高一些,是否存在人种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阅读:
高分辨率MRI可确诊大脑前动脉夹层
编辑
李晴
贵州白癜风治疗中心白癜风怎么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bl/9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