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神经外科.新疆医院
张长远
我作为援疆医院工作,近期有两例Hunt-HessⅤ级后交通动脉瘤急诊夹闭术。现将手术情况及后续治疗与大家分享并请教。因手术显微镜是蔡司S7,没有摄像功能,所以无术中影像资料。
术前Hunt-Hess分级Ⅴ级的病人分两种情况:术前深昏迷,去大脑强直,濒死状态者,考虑为脑干功能衰竭,不考虑手术;因严重的全身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慢性肺病及动脉造影上有严重血管痉挛而加一级者,虽然Hunt-Hess分级Ⅴ级,但是病人尚未出现脑干功能衰竭,则积极手术。
1病例1
病人女,74岁。周日晨起后在家跌倒,意识不清3小时,急诊入院。
▲头部CT
▲术前CTA
确诊左侧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Hunt-HessⅤ级(术前偏瘫,中度昏迷,左侧瞳孔稍大)。急诊开颅,首先清除部分颞叶内血肿,然后打开颈动脉池及终板,释放脑脊液,显露、夹闭动脉瘤,进一步清除血肿,扩大缝合硬脑膜,去骨瓣关颅。
▲术后次日CT
恢复顺利,一个月后出院,无后遗症。术后2个月,减压窗头皮塌陷明显,骨窗边缘头皮疼痛。入院行颅骨修补术。
▲术后两个月CT
▲颅骨修复后CT
现距第一次手术后7个月,无任何异常。
2病例2
病人女,49岁。晚饭后突发剧烈头痛,自行步入急诊科。就诊时再次头痛发作,转为昏睡状。
▲头部CT
经CTA检查,确定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
▲急诊CTA
准备手术期间再次全身抽搐,深昏迷,全身强直,右侧瞳孔散大。急诊开颅(从第一次出血到手术开始,间隔3小时),硬脑膜张力高,经Paine点行脑室前角穿刺失败,无脑脊液流出。穿刺颞叶见有血肿,清除部分血肿,脑张力下降后,打开颈动脉池及终板,释放脑脊液,脑组织松弛,显露、夹闭动脉瘤,进一步清除血肿,扩大缝合硬脑膜,去骨瓣关颅。气管切开。
术后病情逐渐好转,神智渐清醒,右侧肢体活动增多。
▲术后两周CT
术后4周,病人精神状态变差,复查CT出现脑积水。
▲术后4周CT
行腰池引流,脑功能改善。拔出引流后再次加重。术后2个月,脑脊液化验正常,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分流术后第10天,病人精神饮食语言正常,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右侧上下肢活动正常,可书写。分流后14日已经可以自己右手端碗,左手拿勺子,吃饭了(“左利手”)。
▲分流术后
观点及问题
1.对于动脉瘤破裂的急性重症病人,CT及CTA可迅速明确诊断,指导手术。急诊和影像科在检查流程上应该一次性完成,以节约时间。
2.急诊开颅夹闭是治疗这类重症病人的最佳选择,医院神经外科应具备手术条件。
3.术中经Paine点穿刺可以尝试,但失败时要分析原因,尽量避免反复穿刺。
4.对于后交通动脉瘤急诊手术,打开终板是安全可行的,释放脑脊液脑压下降明显。
5.按照动脉瘤显露和夹闭原则,避免术中破裂。
6.尽管有脑内血肿,看上去很糟糕,也要遵循微创理念,尽量保护血管和脑组织。
7.病人恢复期脑室扩大,有些需要分流,有些不需要分流,根据病人症状决定。有没有更客观的标准?
8.如何更准确确定是否术中去骨瓣减压?是“跟着感觉走”吗?
9.去骨瓣减压后颅骨修补时机:不拘泥时间。第一例病人是老年人,头皮薄,如果继续等待,将来修补后可能更容易切口愈合受影响。第二例分流时没有同时做颅骨修补,是因为经济条件差,毕竟短期内以脑功能恢复为最高目标。
10.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中,我会适当抬高病人上半身,腹腔段分流管湿润,这样,打开腹膜后,把分流管直接顺利向下塞,还没有遇到大网膜包裹分流管现象,这也许是运气好和手术病例少。最正规的又简便的办法是什么呢?
感谢大家阅读,期待大家留言参与讨论
▼
神经外科八大亚专业学习交流群成立,邀请大家加入,请识别上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wh/796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