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基底动脉尖是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以及位于小脑上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的基底动脉5条血管的交汇部分,即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形成的“干”字结构。
基底动脉尖闭塞会导致脑干及小脑梗死,甚至“闭锁综合征”。
闭锁综合征(locked-insyndrome),即去传出状态,系脑桥基底部病变所致。
主要见于脑干的血管病变,多为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导致脑桥基底部双侧梗塞所致。
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部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因此意识保持清醒,对语言的理解无障碍,由于其动眼神经与滑车神经的功能保留,故能以眼球上下示意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联系。
但因脑桥基底部损害,双侧皮质脑干束与皮质脊髓束均被阻断,外展神经核以下运动性传出功能丧失,患者表现为不能讲话,有眼球水平运动障碍,双侧面瘫,舌、咽及构音、吞咽运动均有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全瘫,可有双侧病理反射。
因此患者虽然意识清楚,但因身体不能动,不能言语,常被误认为“昏迷”。
在大仲马的著名小说《基督山伯爵》中,检察官维尔福的父亲诺瓦蒂埃·德·维尔福是闭锁综合征的典型患者。
今天提供一个实战病例,仅供参考
六十四岁脑卒中,
头晕口麻视朦胧。
手脚无力查病根,
基底动脉尖闭征。
如履薄冰走单骑,
血通目明真轻松!
患者男性,64岁,多发后循环脑梗死,头晕、口麻、视物不清,反应迟钝,肢体活动迟缓。
医院DSA:基底动脉尖99%狭窄,病变就在基底动脉尖5根血管交汇处。
基底动脉尖一旦闭塞,导致“闭锁综合征”结局是可怕的,全身瘫痪,失语,几乎植物状态!
眼看患者越来越差,家属非常焦急,多方打听,到西安求治,期盼安全开通基底动脉血流。
如何选择导丝?球囊预扩如何掌控?一旦血管破裂,脑干出血是致命的,如何术中掌控?支架置入合适吗?
全麻下,微导丝轻巧通过基底动脉尖细丝缝隙,渐进性阶梯式球囊成形术,血流再通无夹层,血管塑形良好无回缩(免支架)。
术后患者很快复苏,自觉脑清目明,反应灵敏了,语言流畅,肢体活动有力,家属非常高兴,满意出院!嘱继续随访。
本文出处
作者:
冯骏[1]叶远鹏[1]李延[1]张尧鑫[2]刘伟[1]王吉昌[1]蔡惠[1]刘超[1]丛龙龙[1]孙静岚[1]李伟明[1]董健[1]韩阳[1]黄勋[1]王辉[3]赵超[4]孟军鹏[5]孟林[5]张鹏[6]
单位:
西安医院[1]青海医院[2]医院[3]医院[4]医院[5]医院(医院)[6]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wh/7962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