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法医院神经放射诊断与治疗科的F.Bonnevill研究在不了解其他序列的情况下,对DWI单独检测颈内动脉(ICA)夹层壁血肿的能力进行评估。——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颈内动脉(ICA)夹层是由自发或创伤后动脉壁血肿所导致。颈段ICA是主动脉弓上最常出现夹层的部位,在青年或中年人群的缺血性卒中事件中占比近25%,夹层通常可以在没有发生卒中或发生之前诊断出来。大约82%的患者在夹层出现后的第一周内会出现缺血并发症,因此在血管壁血肿出现后尽快诊断出ICA夹层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给予药物或血管内治疗来减少夹层发生血栓栓塞或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的风险。鉴于上述夹层病变的特点,以及进展为大血管闭塞所致卒中的风险,使用非创伤性成像方法进行颅内、颅外动脉成像对于治疗计划极为重要,而且由于存在发生串联闭塞的可能,可能同时推荐使用血管内再通治疗。
磁共振成像可通过使用T1压脂加权成像序列(FS-T1WI)直接显示颈动脉管壁血肿来诊断ICA夹层。在偏心的残余动脉管腔周围呈新月形高信号,这种T1高信号与血肿内存在的细胞内外高铁血红蛋白有关,由于这些血红蛋白仅在血肿形成后72小时才出现,因此T1的高信号只能在这之后才能出现。在72小时之前,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在T1加权序列上表现为等信号,这一特征使得在急性期诊断较为困难,可能存在假阴性。因此,使用更敏感的FS-T1WI序列来检测72小时的夹层后更可靠。
DWI通常是脑MR成像过程中获得的第一个序列,用于发现急性神经功能缺损,以确定早期出现的脑缺血。在这个序列上,急性脑出血也表现为高信号,颈动脉夹层管壁血肿有时也可见高信号。脑MR成像通常覆盖颈内动脉(ICA)的岩下段,也是管壁血肿是最常见的部位。
为了尽量减少检查的总体时间,通常不采集FS-T1WI序列,或者由于检查太早而出现阴性结果。在夹层的情况下(图1),即使在卒中的超急性期,DWI也可显示出在ICA岩下段有新月形或圆形的高信号。为了明确这一问题,来自法医院神经放射诊断与治疗科的F.Bonnevill研究在不了解其他序列的情况下,对DWI单独检测ICA夹层壁血肿的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于年2月在线发表在《AmericanJournalofNeuroradiology》上。
图1.DWI(A)和FS-T1WI(B)显示右侧颈动脉夹层管壁血肿呈新月形高信号。MRA(C)显示动脉管腔出现几近闭塞性狭窄。
研究方法
回顾了名55岁以下(40名女性,平均46.79岁)因急性神经功能缺损、头痛或颈痛入院的患者,采用标准的3T脑弥散加权序列进行检查,其中50例(女性14例,平均46.72岁)患者通过多普勒超声、FS-T1WI或后续随访诊断为ICA夹层。研究采用双盲法分别由一名高级和一名初级放射科医生根据DWI序列评估颈内动脉的岩下段是否存在新月形或圆形的高信号,来判断为ICA夹层相关的管壁血肿。
图2.3例颈内动脉夹层DWI图像。新月形高信号的管壁血肿(A-C,实心箭头),环形高信号管壁血肿(B,实心箭头),线性高信号咽淋巴组织(A和B,箭头),结节性高信号神经节(B,虚线箭头)。
研究结果
在43/50的ICA夹层患者中共发现46个岩骨下高信号,而没有夹层的患者则没有发现上述高信号(敏感性86%;特异性%)。初级放射医生在45/50的ICA夹层患者中发现48个岩骨下高信号,没有夹层的患者中没有发现高信号病变(敏感性90%;特异性%)。
图3.超急性期夹层与管壁血肿的DWI呈高信号(A,实线箭头),具有明显的弥散系数限制(B,箭头),在FS-T1WI(C,虚线箭头)或TOF-MRA(D,虚线箭头)的轴位图像上不可见。
研究结论
无论急性期脑卒中的患者还是临床怀疑夹层的患者,使用标准的DWI序列能够检测到出近90%的ICA夹层。
即日起“神经介入资讯”更名为“神介资讯”
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赵明主治医师
医院
审校
朱悦琦副教授
医院
终审
洪波教授
医院
ICA闭塞取栓前脉络膜前动脉梗死预测不良预后由远及近再通策略治疗颈内动脉夹层所致的串联闭塞性卒中小动脉疾病与颅内动脉狭窄(ICAS)并存的几率,危险因素及预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wh/796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