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止血术


北京普通的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115.html
医院订阅哦!

健康

频道

小到手被刮伤,大到地震,火灾,空难等突发灾难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创伤继血管类疾病、感染性疾病、癌症之后名列第五,所以学习创伤急救四大技术尤为重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外伤急救技术之首——创伤急救止血技术。

创伤急救技术的准备

目的:

1.快速有效地控制外出血

2.减少血容量丢失,避免休克

3.尽可能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

适应证:

1.周围血管创伤性出血(周围血管损伤是外科急诊常见的一种损伤,重要的血管伤常常伴有大出血、休克及肢体缺血坏死)

2.特殊感染截肢不用止血带,需要实行断肢(指)再植者不用止血带

3.有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止血带或休克裤

4.某些特殊部位的创伤或病理血管破裂出血(肝破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操作准备:

1.器材准备:急救包,纱布垫,纱布,三角巾,绷带,弹性橡皮带,空气止血带,休克裤等

2.药物准备:生理盐水和必要的止血药

指压止血法

概念: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法,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指压住动脉处,向骨骼方向加压,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类型:

1.头顶岀血压迫法:方法是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2.头颈部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将伤侧的颈总动脉向后压迫至第六颈椎横突结节(颈动脉结节)上,常用在头、颈部大出血而采用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禁止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否则会造成脑缺血坏死)

3.面部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咬肌前缘,下颌骨下缘处的面动脉

4.头皮出血压迫法:头皮前部出血时,压迫耳屏前颧弓后端的颞浅动脉。头皮后部出血则压迫耳后突起下方稍外侧的耳后动脉

5.腋窝和肩部出血压迫法:在锁骨上窝对准第一肋骨用拇指向下压迫锁骨下动脉

6.上臂出血压迫法:一手将患肢抬髙,另一手用拇指压迫上臂内侧的肱动脉

7.前臂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伤侧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末端

8.手部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指分别压迫腕部的尺动脉,桡动脉

(1)互救用两手拇指压迫尺、桡动脉按压至深处,按压位置:手腕横纹稍上处

(2)自救时,用健康手拇指、食指同时按压尺、桡动脉(手腕横纹稍上处内外搏动),将其压向深处

9.手指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及食指压迫伤指尺,桡两侧的指动脉

(当两手的手指都有出血情况时,可采用十指交叉的方法,使得双手手指根部的动脉都能被互相按压,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10.下肢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拇指重叠向后用力压迫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和腘动脉

11.足部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拇长伸肌腱外侧的足背动脉和内踝及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2

加压包扎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多用于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的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包扎过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包扎过紧可能会造成局部伤害,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在包扎过程中要注意触摸局部皮肤温度,如果皮肤温度低于其他部位,就说明扎紧了,这个时候应该松解开重新调整)

加压包扎止血法

患者伤口较深,出现组织缺损、贯穿伤、盲管伤(所谓盲管伤就是刀或者子弹有进入到身体的口却没有出口,而有入口有出口的就叫贯通伤或穿透伤)广泛而深层的软组织创伤,如腹股沟或腋窝等部位活动性出血,以及内脏实质性脏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可用灭菌纱布或子宫垫填塞伤口,外加包扎固定。外部加压敷料应超出伤口至少5cm。

止血带止血法

1.概念:止血带一般适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并常常在釆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的情况下才选用止血带。

2.止血带的类型:

(1)橡皮管止血带:常用弹性较大的橡皮管,便于急救时使用

(2)弹性橡皮带(驱血带):用宽约5cm的弹性橡皮带,抬高患肢,在肢体上重叠加压,包绕几圈,以达到止血目的。

(3)充气止血带:压迫面宽而软,压力均匀还有压力表测定压力,比较安全。常用于四肢活动性大出血或四肢手术过程中应用。

3.止血带应用要点:

(1)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2)止血带绕扎部位:标准位置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大腿中、上1/3。

(3)成人上肢止血带压力不高于40kPa(mmHg),下肢不高于66.7kPa(mmHg),儿童减半。

(4)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允许1小时左右。如病情危急需持续应用,可松开止血带(局部加压包扎)10分钟左右,继续应用,再次应用时必须改变止血带的放置位置。

(5)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缓慢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6)应用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要求有明显记录及标志。

并发症及原因

1.持续出血:加压包扎及止血带止血中压力不足。

2.皮肤瘀斑、水疱:创伤后伤口周围软组织肿胀,使用加压包扎及止血带止血均可加重皮肤受压,产生瘀斑及张力性水疱。

3.伤者烦躁不安及伤口远端疼痛加重:阻断肢体供血时间过久,肢体缺血性疼痛。

4.神经损伤常见于:①伤者存在骨折及关节脱位,已有局部神经压迫,此时继续伤口局部加压包扎,进一步加重神经损伤②止血带放置位置不当。

5.肢体缺血坏死:止血带应用压力过高及持续时间过长。

6.止血带休克:放松止血带时,大量血液流向患肢,造成全身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导致的休克。

7.下肢深静脉血栓:使用止血带会造成患肢远端静脉血流淤滞和血管内皮损伤,同时可加剧伤者的高凝状态,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倾向。

相关知识

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8%,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会危及生命,各种出血中,动脉出血最危险,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如果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的血液,则为静脉出血;毛细血管的损伤则是伤口向外渗出鲜红色的血液,急救止血过程中,各种止血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应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wh/79623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