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止血方法


在面对较大或出血较多的伤口时,我们发现不少朋友会惊慌失措,医院前没能正确止血,甚至加重了出血,下面我们结合急诊发现的问题,教大家几招用来应急的正确的止血方法:

1、压住伤口,寻求帮助

意外发生后,大家大都会本能的压住伤口并喊亲友帮忙,在这里只想提醒一下:身边多个人就多了份安全,不要自己止不住血了再喊人,因为一旦出现“晕血”反应,到那时想喊人都喊不了!

2、不慌不乱,迅速止血

1)直接压迫止血:就地取材,将相对干净的毛巾、衣物等折成垫子,然后用手压紧,出血明显减少或停止后,改用绷带加压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度。在没有包扎材料时,可直接用手压紧伤口。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优点:对非专业人士,直接压迫止血法是最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只要力量足够,基本都能控制快速出血。

缺点:对于严重、较大的伤口,如开放性骨折出血等,不易有效止血。

2)止血带止血:就地取材,用橡皮带线绳,在上臂根部或大腿扎紧,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来达到止血目的。一般适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时,才选用此法。使用止血带时,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为正确使用,需注意下列事项:

1.先垫后扎: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要先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然后在其上扎进止血带。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作垫。否则在系紧时,会因为绞伤皮肤导致疼痛而无法系紧止血带,直接导致止血失败。

2.放置位置要正确:对于非专业人员,正确位置可简记为上臂根部、大腿,否则容易损伤神经。

3.松紧要合适:扎得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甚至加重出血。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定时放松: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放松5min;放松期间,应用直接压迫法暂时止血。实际上如果患者清醒,每次扎紧的时间很难超过15-20分钟,否则患者会有难以忍受的缺血性疼痛。

5.记住上止血带的时间,医院。

优点:止血牢固、可靠,危急时刻的关键方法。

缺点:操作较复杂,非专业人员不容易掌握正确的方法,容易造成严重后果。从临床上来看,只阻断静脉却没阻断动脉的情况比比皆是,其结果是非但没能止血,反而成倍的加重了出血。

不正确的止血方法:

1.现在用烟灰、灶心土等止血的已经比较少1.现在用烟灰、灶心土等止血的已经比较少见了。

2.不建议用卫生纸包扎伤口,卫生纸被血浸湿后不能保持形状,无法起到加压垫的作用,且容易留到伤口里。

3.医院的距离不太远,不建议在伤口使用止血药粉,因为后续伤口清创时还需彻底清除,会延长手术时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wh/79624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