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再次成功实施动脉瘤支架


近日,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为一位有动脉瘤、高血压病的患者实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术+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术“,这项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医院神经内科介入手术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李阿姨,71岁,因“动脉瘤、高血压病”入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进行详细检查、安全评估及周密介入手术计划,年10月5日,为该病人在全麻下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术”。经过1小时30分钟,手术取得成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近日康复出院。

HBKGZYY

术前

术后

颅内动脉瘤是脑内动脉壁的结构发育不良,或因脑外伤、动脉硬化造成动脉壁损伤或老化,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形成的囊状瘤体。颅内动脉瘤极易在偶发的紧张、用力、疲劳等血压升高时突然发生破裂,所引起的颅内蜷网膜下腔出血及其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对人生命和健康的威胁很大,死亡率和伤残率都很高。

因此,颅内动脉瘤被称为颅内的“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病因很多,但以先天性动脉瘤占大部分。任何年龄都会发病,其中40~66岁最为常见。

动脉瘤未破裂出血时,临床表现无任何症状。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剧,病人剧烈头痛,形容如“头要炸开”。频繁呕吐,大汗淋漓,体温可升高,颈强直,克氏征阳性,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部分病人出血前会有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但是也有的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病。约1/4的病人,动脉瘤破裂后因未及时诊治而死亡。多数动脉瘤破口会暂时被凝血封闭而出血停止,病情会逐渐稳定。随着动脉瘤破口周围血块溶解,动脉瘤可能再次破溃出血,再次出血多发生在第一次出血后2周内,死亡率极高。

现在的脑动脉瘤治疗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药物治疗(内科药物治疗,不能根除定时炸弹);第二类是开颅手术夹闭(创伤大);第三类是脑血管介入治疗;第四类是综合治疗(血管吻合手术以及动脉瘤的姑息治疗等)。

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且治疗效果确切等优点。近年来,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为淮北地区脑血管病患者创造了便捷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医院目前是淮北市第一家且是唯一一家全面开展脑血管介入诊疗医院。神经内科在科主任董少军的带领下,不断突破技术难关,把脑血管专业做强做精,“负重”奔走在“毫米之间”,在脑血管里“走钢丝”。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术,让市内外诸多急危重症的脑血管病患者在本市即可得到规范化诊疗。

神经内科主任董少军

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安徽神经病学会委员,安徽神经病学第七届青年委员,安徽省神经病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分会委员,安徽省抗癫痫协会淮北分会副会长,淮北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4篇。主持(2项)及参与(4项)淮北市和淮北矿业集团科研六项,获得淮海经济区科学进步奖1项、淮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以及淮北矿业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

擅长: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癫痫、头晕/眩晕、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及一些疑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每周一,周四

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组长马新安

主治医师。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2年。曾在中国科学医院神经内科进修脑血管病介入手术。

擅长:全脑血管造影术、脑动脉机械取栓术,颅内血管成形术,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及椎动脉支架成形术,现已独立开展脑血管介入术余例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wh/79639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