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多,不少患者发病之后不能接受现实,总是不断地问: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以前是什么地方做错了,以后该怎么预防?
预防大于治疗,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在于动脉粥样硬化,而血管的这种硬化,30岁以后的人群多多少少都有,只是程度不一。
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大特点是:发病前几乎毫无征兆,但一旦发病,则来势汹汹取人性命。
如果动脉壁上的硬化斑块还没有严重阻塞血管中的血流,就不会产生临床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气喘等。
如果狭窄足够严重,使动脉血流明显减少,就会因该动脉缺血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心绞痛、一过性脑缺血、间歇性跛行等。
如果斑块因某种原因破裂、出血、糜烂,斑块核心的脂质成分就会在斑块表面暴露,形成粥样的物质,“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而得名。
这种斑块叫易损斑块。易损斑块中的粥样物质有很强的致血栓作用。
血中的血小板可以在糜烂的斑块上聚集和被激活,活化的血小板进而可以激活一系列凝血因子,形成血栓而堵塞血管,这时可能出现急性严重的临床症状,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那么怎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呢?类似于火灾消防,日常注意养护血管,预防血管堵塞狭窄才是上上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靶目标。
依据药食同源理论,三甲院长提示:清理血管堵塞,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首先从日常饮食做起,第2个最有效。
1、珍珠母山楂粥
原料:珍珠母30g,山楂5个,大米g,白糖适量。
做法:原料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倒掉残值,取汁加大米煮粥,调入白糖,煮沸即成,每日一剂。
2、人参银胡粥
原料:人参3g、银柴胡10g,大米g,白糖适量。
做法:原料择净,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烧开煮沸取汁,倒掉药物残渣,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煮沸既可,每日一剂。
3、传统/膏/滋
原料:山楂、荷叶、人参、三七、山药、甘草、茯苓、百合等十余位。
做法:经过道地选药、炮制、清洗、浸药、浓缩、收膏、分装、凉膏八个步骤精致而成,充分提取药材效力,浓度高。
功效:易于人体吸收,养血补血,通经活络,调和脏腑功能,清理血管垃圾,改善血管堵塞症状,预防血管粥样硬化及辅助药物治疗作用。
4、茯苓苡仁粥
原料:茯苓15g,苡仁、大米各50g,白糖适量。
做法:茯苓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苡仁、大米煮粥,调入白糖,煮沸即成,每日一剂。
小提示:重视手脚关节的活动
手脚位于人体四肢的末端,离心脏最远,如果血管堵塞严重,手脚最先反映相关症状,如麻木、冰凉、不可控制的抖动,运动功能受限等。
手腕动作:单手先顺时针转动后,再反过来重复,也可以两手交叉转动。
脚踝动作:用力将脚钩住10秒钟,然后将脚伸展10秒钟,反复一个动作,每天至少10组。
动作虽然简单,但贵在坚持。
没事的时候多做做,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锻炼心脏泵血功能,防止血液凝块,远离“杀手”血栓,远离血管堵塞。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白癜风的偏方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wh/99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