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0145.html外伤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之一,身体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碰撞或化学物质的侵蚀等造成的外部损伤,常伴有出血的表现。如何协助老年人应急处理外伤出血?如何在医护人员未到之前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减轻老人的伤害?
护理必读
外伤出血根据出血血管的种类可以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动脉出血。血管种类不同,其严重程度也不同,处理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也不同。
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有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带止血三种。直接压迫止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用于各种出血的初步止血。它的操作方法就是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手帕直接置于出血处,按压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这种方法的操作是这样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缠绕数圈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又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合适。
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先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手帕置于出血处,用止血带(像皮带、布条、线绳等)将出血伤口靠近心脏的一端扎住,阻断血流止血。
止血就是阻断血流,在阻断血液经破溃处流出血液的同时,也阻断了远端组织的供血,若长时间使用止血带,会导致止血远端肢体的缺血、坏死。所以在止血尤其是使用止血带止血时一定要注意下面操作要求:
★老年人皮肤松弛,易损破,所以使用止血带时,皮肤和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扎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皮肤。
★使用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紧了容易损伤皮肤,甚至损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
★使用止血带时间不宜太长,过长容易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止血带扎好之后,要记录扎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为防止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运送老年人时,扎止血带处应用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等遮盖伤口,以妨碍观察,并用标签注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如何协助老年人进行外伤止血——
老人有外伤出血时,护理员应立即协助老年人离开危险现场,取舒适体位,若为摔倒则保持原位,不能移动。立即取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以及绷带和胶布。然后评估出血属于哪种类型,如果是大静脉或大动脉出血,可直接加压包扎。接下来用消毒纱布或清洁手帕置于出血处,覆盖伤口。用绷带加压包扎(若出血量少,则可用创可贴缠绕固定),必要时使用止血带。
处理完上述步骤,护理员迅速报告家属或医护人员,或者拨打就医电话。最后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皮肤颜色及伤口处有无继续出血的情况,并记录出血原因,出血类型、伤口情况、加压包扎的开始时间。
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如果毛细血管出血或伤口处出血量少,伤口可以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如果是大血管出血,出血量大,速度快,应先止血,并立即就医处理。止血的过程中,一定要观察老年人伤口远端皮肤颜色及温度,一旦出现紫绀或皮肤温度下降,立即将止血带松开,以免发生组织坏死。
文字:《养老护理员》图片:来源于网络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yf/7960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