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和住院的糖尿病人中,经常可以听到有关小腿“抽筋”的叙述。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认为这种“抽筋”是由于“缺钙”所致而补充钙或/和维生素D,但很多病人的治疗效果并不好,那么对于这种非常不舒服的症状如何判断和治疗呢?
对于糖尿病人小腿(但不限于小腿)“抽筋”,目前一般认为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或者神经病变所致。由于各种原因,糖尿病人的血管往往受到严重的损害,尤其是对于一些吸烟的糖尿病人、比较消瘦、胰岛素功能比较查的病人,更容易出现外周血管的损伤以及血管中膜钙化,这些损伤和钙化同时会导致糖尿病人外周神经病变,加上体内葡萄糖的升高本身就可以导致神经纤维的受损,可以导致外周神经病变。当然,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不但有抽筋的症状,还有双脚(双手)麻木、袜套感(没有穿袜子,但是感到穿了)、感觉异常(多见于感觉丧失,也有些感觉过敏)、踏棉花感、疼痛等,甚至有些病人就是有一些“说不出”的不舒服。另外,以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为主要病变的病人也可以出现下肢疼痛等不适,两者的鉴别(神经性和血管性导致的疼痛的鉴别)一般看两者与活动的关系,如果经过活动而有改善或者长时间活动又出现的多见于血管病变,而与麻木、感觉异常相伴与活动关系不大的,多见于神经病变。实际上,这两种病因是很难完全区别开的,尤其是对于抽筋,到底是血管病变为主还是神经病变为主,很难说。因此,对于小腿抽筋的治疗我们一般主张两种病变一起治疗。对于糖尿病人导致的小腿抽筋的治疗,首先要控制血糖、尽快戒烟等;其实是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目前治疗神经病变有效的方法不多,作者主张用大剂量的甲钴胺(不是维生素B12),口服的甲钴胺可以考虑用到(UGTID),当然要根据各位病人的具体情况,听医嘱。其他的一些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药物也可以考虑。
对于外周血管病变,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三种药物:(1)具有一定扩张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类的药物,如贝前来素钠(口服)、前列环素(静脉用药)等;(2)抗血小板药物,笔者比较推荐氯吡格雷,不太主张用阿司匹林,主要是后者抗血小板的效果比较差而容易出血;(3)他汀类的药物,这一类的药物的起效比较慢,是基础用药。至于是否需要合用钙剂和维生素D呢?笔者主张最好不要作为首选,一方面糖尿病人小腿抽筋的问题多不是缺钙所导致的,另一方面由于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维生素,很容易在体内蓄积,而其可以导致肠道对于钙剂的吸收的作用特别强,导致大量的钙剂吸收。虽然人体有巨大的钙平衡能力,但是长期的高钙负荷还是很容易导致异位钙化,尤其是形成各种结石(如肾结石)、动脉钙化等,因此,如果应用上述治疗有效,可以考虑不要首选钙剂及维生素D来治疗糖尿病人的小腿抽筋。特别说明,上述治疗方案来源于笔者的一些临床经验,需要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病情,由医生进行判断后进行有关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yf/796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