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脑血管病在神经内科中多见,是国人致残的主要疾病;在脑血管介入发展的如火如荼年代,非大血管闭塞导致的卒中占了一大部分,其中一部分病人(26%-43%)表现为进展性卒中,往往会导致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
1.何为进展性卒中?
进展性卒中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6h至1周内虽经积极干预,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仍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为卒中发病后48h或72h内病情继续进展且NIHSS评分增加≥4分。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为卒中发病后5d内NIHSS运动项目评分增加≥2分且持续至少24h。
2.进展性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什么?
血栓的扩大、侧支循环血管阻塞、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脑组织灌注减少、线粒体损伤、自由基的产生、细胞内钙超载、脑细胞水肿、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3.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因素?
梗死部位研究显示,皮质下梗死患者呈进展性卒中的比例更高。尤其是纹状体内囊梗死,并认为深穿支动脉闭塞是PMD的主要原因。常见部位:侧脑室周围放射冠部位的腔隙性梗死、放射冠的后部型腔隙性梗死是进展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后外侧纹状体梗死、分水岭梗死。
梗死大小DWI研究发现,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缺损进展主要与初始病灶大小有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梗死直径≥15mm是PMD的独立预测因素,豆纹动脉供血区0.98cm3的急性腔隙性梗死是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卒中类型非心源性梗死较心源性栓塞、腔隙性梗死较非腔隙性梗死更易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深穿支动脉梗死发生进展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心源性栓塞,可作为进展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
出血性转化
大血管病变
4.如何管理?
高血压临床上脑梗死患者早期血压下降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发病早期血压≤/mmHg时不做紧急降压处理。血压下降所致脑梗死加重的机制可能是脑动脉硬化病变(尤其是大血管的病变)可导致狭窄远端血流灌注减低,从而使侧支循环不良的部位易发生梗死。目前国内掌握的原则基本是:急性脑梗死尤其在发病1周内,收缩压mmHg或平均动脉压≥mmHg时,可考虑降压治疗。
糖尿病进展性脑卒中高血糖的治疗,可使用胰岛素静注或皮下注射。临床多采用血糖监测进行胰岛素使用剂量的调整。一般应把血糖控制在空腹7.0mmol/L左右,餐后2h9.0mmol/L左右为宜。
感染急性脑卒中早期,积极预防肺部感染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手段。
治疗脑水肿进展性脑卒中的脑水肿一般出现在发病后48-72h逐渐达高峰,可持续7~10d左右。因此,部分患者应及时使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
其它治疗为了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经过选择的患者可给予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抗凝或扩容等药物治疗。替罗非班:小动脉闭塞型的进展性卒中患者,使用替罗非班0.4μg/(kg·min)静脉输注30min,然后连续静脉输注0.1μg/(kg·min)维持至少24h是合理的(Ⅱb级推荐,B级证据)。阿加曲班:阿加曲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和日常活动能力,卒中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不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体用法:入院前2d,阿加曲班每天60mg,加mL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持续泵入。其后5d,调整为每次10mg,适当稀释后每次静滴3h,每天早晚各1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zj/796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