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直接原因及影响因素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本文节选自《包头医学院学报》年10月第33卷第10期

摘要

目的:调查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直接原因及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年1月至年5月分娩的高龄产妇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所有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及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直接病因与影响因素。

结果:例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30例,发生率为20.0%;出血量最少mL,最多.49mL,平均出血量为.92mL;出血速度为(.33±2.34)mL/h;出血类型:局灶型15例,弥漫型者11例,不明显型4例。产后出血30例中宫缩乏力12例、剖宫产2例、软产道裂伤5例、凝血功能障碍6例、胎盘因素2例、其他3例。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产次、受教育年限、分娩方式是影响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在30例产后出血产妇中,采用保守治疗25例、盆腔动脉血管结扎术3例、子宫次全切除1例、子宫全切1例,出血均得到控制,无产妇死亡。

结论:高龄产妇产后出血比较常见,主要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剖宫产、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等,年龄、产次、受教育年限、分娩方式是影响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要积极进行对症处理。

关键词: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宫缩乏力;主要危险因素;胎盘因素

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mL,是产科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随着孕期保健知识的改善,虽然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但是其预后仍然较差。特别是高龄产妇由于自身原因,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更高。产后少量出血可导致患者贫血、产褥感染、身体虚弱,产后大量出血可导致产妇休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后宫缩乏力、剖宫产、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等。产后子宫止血主要依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如果产后宫缩乏力可致子宫肌纤维不能压闭血窦,可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绝大部分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经按摩子宫、输血输液、缩宫素、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清宫、宫腔纱布填塞等积极的保守治疗可治愈,但仍有少数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早期诊断与预防意义重大。本文调查了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因素,以期为预防产后出血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年1月至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年龄≥30岁;单胎分娩且顺利完成分娩;产妇与新生儿无死亡情况发生。排除标准:双胎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不完整产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共计例,年龄30~48岁、平均年龄35.3岁,分娩孕周为36~38周、平均分娩孕周为37.22周;产妇类型:初产妇例、经产妇45例;产次(1.6±0.5)次;受教育年限为(16.3±4.1)年;妊娠前体重指数为(23.11±2.19)kg/m2;分娩方式:顺产78例、剖宫产72例。

1.2调查内容调查所有产妇年龄、孕周、孕产史、孕产次、孕期疾病、分娩方式、实验室各种指标检查、生活行为、受教育年限、妊娠前体重指数、家族疾病、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资料;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记录发病直接原因,包括宫缩乏力、剖宫产、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等。

1.3产后出血判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mL。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结果

2.1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例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30例,发生率为20.0%;出血量最少mL,最多.49mL,平均出血量为.92mL;出血速度为(.33±2.34)mL/h;出血类型:局灶型15例、弥漫型者11例、不明显型4例。

2.2产后出血原因30例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12例、剖宫产2例、软产道裂伤5例、凝血功能障碍6例、胎盘因素2例、其他3例。

2.3影响因素分析以产后出血作为因变量,以调查的产妇所有资料作为自变量,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产次、受教育年限、分娩方式是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1。

2.4预后情况在30例产后出血产妇中,采用保守治疗25例,盆腔动脉血管结扎术3例,子宫次全切除1例,子宫全切1例,出血均得到控制,无产妇死亡。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其在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间断的阴道少量出血与一次性大量出血,可导致患者贫血、产褥感染、身体虚弱、休克等。传统意义上的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生殖道出血超过mL。产妇出血是导致产妇发生意外的第一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显示例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30例,发生率为20.0%,高于刘惠萍报道的产后出血发生率2.73%。

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剖宫产、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子宫过度膨胀、妊娠合并症、产前精神过度紧张、产后精神压抑等均可引起宫缩乏力;其次是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等。这些因素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增加出血的几率。本研究显示3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宫缩乏力12例,剖宫产2例,软产道裂伤5例,凝血功能障碍6例,胎盘因素2例,其他3例。还有一些产妇在怀孕时就有重度贫血,或本身存在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当出现胎盘剥离不完整、产道裂伤、宫缩乏力等情况时进一步加重凝血障碍,诱发产后出血的发生。本研究分析显示年龄、产次、受教育年限、分娩方式是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当前我国剖宫产率逐渐增加,在其有效处理高危妊娠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前置胎盘产妇,蜕膜发育不良容易引起胎盘粘连,并且由于胎盘种植的位置在子宫下段,产后出血风险就更高。在产后出血的诊治中,医护人员需要在较短时间找出病因,积极进行对症综合治疗。定期做好产检及围产期的保健,产后要做好系统的产前检查,积极应用宫缩剂、止血剂、子宫按摩、宫腔填塞、子宫切除等控制出血。宫腔填塞纱条对产后出血是一种较经典的方法,其可以及时控制出血,但是容易引起潜在性感染。髂内动脉结扎后可使局部血管内压降低,易于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而止血,但是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子宫次全切除与子宫全切对于产妇的创伤比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意味着生殖功能的永久丧失,也使得产妇在术后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在临床上要合理使用。

总之,高龄产妇产后出血比较常见,主要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剖宫产、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等,年龄、产次、受教育年限、分娩方式是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要积极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

稿件编辑/法苏芷

稿件审核/王迪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zl/79615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