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文献超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表现及


北京专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超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

作者:伊文来源:DXY论坛日期:-01-06

此文章来源于   超早期脑梗塞的CT影像医院还是非常有意义的,理论大家知道,实际看看典型图片,共同学习。

  分类:◆缺血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腔隙性)◆出血性

  病理:◆细胞毒性水肿◆血管源性水肿◆脑组织缺血坏死

  临床:◆突然发病◆感觉和/或运动障碍

  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超早期<24小时,50~60%正常,40-50%可发现异常,表现:

1、致密动脉征: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或其他大动脉密度增高,CT值77~89Hu(42~53Hu),或大脑中动脉点征;

2、岛带征:岛带(岛叶皮质、最外囊、屏状核)灰白质界面消失;

3、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4、脑回肿胀、脑沟变浅等。

  致密动脉征:表现为与对侧相比大脑中动脉的第1到2段密度增加或大脑其他动脉的密度增加。

  右侧大脑中动脉可见高密度影:

  同一病例,11天后的检查:

  再来一个大脑中动脉致密征:

  三天后复查证实:

  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24小时复查颅脑CT所见证实:

  大面积的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平扫多没有明确的低密度区。仔细观察,常常可发现患侧脑沟变浅或闭塞的征象。患侧壳核与岛叶之间的界限模糊,岛带征呈阳性改变(岛带征是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皮层梗死的特征性表现,包括岛叶皮层和皮层下白质界限模糊,岛叶皮层的密度轻微下降,与白质密度相近似)。

  岛带征,岛带(岛叶皮质、最外囊、屏状核)灰白质界面消失及脑回肿胀、脑沟变浅征:(左为CT平扫,右为增强)

  总之,在进行超急性期脑梗死CT平扫检查时,我们应重点观察的是:

1、双侧外囊、内囊结构显示是否清晰、对称;

2、双侧岛叶皮层、壳核、尾状核头部结构是否清晰;

3、双侧外侧裂以及脑沟结构是否自然和对称;

4、双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以及侧裂段血管是否呈异常高密度影。

  此外,我们在机器上还可以采用改变窗宽和窗位的方法来观察双侧脑实质密度的轻微差别,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窗宽设为10,窗位放在35左右观察,有助于早期做出诊断。

本文摘自(医学论坛网),更多神经外科前沿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wh/79618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