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多普勒超声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


颅脑多普勒超声(TCD/TCCS)

早在年Aslid等就提出,在颅骨骨缝或骨皮质较薄处声波可穿透入颅内,这就是最初的颅脑超声,即经颅多普勒超声(TCD)。TCD主要是利用超声波探测血管的多普勒频谱信号,依据探头窗口位置、探查血管深度、探头的方向、血管与声波的角度,确定血管类型并获得血流多普勒参数,从而分析脑血流状态而得出诊断。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在TCD基础上出现了经颅彩色双功能超声(TCCS),即增加TCD模式的床旁超声。它将二维灰阶实时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多普勒频谱分析技术结合在一起,经颅观察脑实质、颅内血管的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以色彩显示血管的部位、形态、走行和血流方向,同时探测血管多普勒频谱信号。

相较于TCD的盲探血管,TCCS可直视颅底构成Wills环的大血管走行,因而获取的信息更准确。在TCCS与TCD对比研究中发现,TCCS与TCD在颞窗探测主要几支大脑动脉的成功率相似,且TCCS探测的血流速度较TCD更准确。

颅脑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

获取颅内相应大血管的多普勒血流参数:1.血流频谱形态2.血流速度包括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3.反映血管远端的血流阻力参数阻力指数RI=(Vs-Vd)/Vs搏动指数PI=(Vs-Vd)/Vm

正常参考范围:血流频谱形态如下图,流速参考值范围Vs±20cm/sVd60±20cm/s其中Vs〉cm/s或Vmcm/s流速异常增高(TCD参考标准,TCCS测量较TCD偏高10-30%);Vd20cm/s流速异常减低。多普勒血管流速测量值受到多普勒测量方向与血流方向夹角影响(夹角20度,测量结果接近真实流速值)。反映血管远端血流阻力PI0.6-1.1,PI与年龄、ICP、脑白质病变等有关。

探头放置左侧颞部(翼点附近)

无创颅内压监测(可靠性待商榷)

通过颅脑多普勒超声检查,观测颅底大血管,尤其反映颅内70%灌注的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频谱形态及血管搏动指数(PI),评估颅内压力(ICP)大小,其原理:ICP增高,可导致动脉血流阻力增加,在ICP升高早期,以舒张期流速下降为主,平均流速相对减低;随着ICP继续增加,收缩期流速逐渐下降;同时PI进行性增加,血流频谱从典型的“三峰形”到收缩峰高尖,S2峰消失,舒张期前切迹加深。颅内动脉的血流PI正常范围0.6-1.1,当ICP增高时,PI值会增大,但具体的临界值还未能达成共识。有研究认为,应用TCCS观测两侧MCA(深度44-60mm),以有创监测ICP〉20mmHg为界,PI1.3。

有创颅内压监测(ICP17mmHgPI0.82)

有创颅内压监测(ICP33mmHgPI1.44)

质疑PIvsICP的关系

近年来,对于颅内大血管搏动指数PI的研究越来越深入,PI反映血管远端血流阻力,颅内大血管远端血流阻力包括血管本身因素及血管外因素,ICP增加即血管外因素,导致血流阻力增加,但在脑血管调节正常情况下,ICP增加,会负向调节血管张力,致使血管本身阻力减低,因而ICP增高,血管PI不一定随之增加;只有脑血管调节失代偿,ICP增加,血流阻力增加,PI随之增加;另一方面,血管远端阻力增加,可能因血管本身因素导致,如脑小血管病变、远端小血管痉挛等,PI增加,ICP不一定增高。

脑血管阻力构成示意图

有创颅内压监测(ICP39mmHgPI0.86)

有创颅内压监测(ICP28mmHgPI1.06)

脑血管痉挛/狭窄

既往,经颅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主要应用于脑血管病变诊断与评估,如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狭窄,脑血管痉挛,脑血管栓塞等。联合颈部血管及颅内血管的血流多普勒检查,通过血流频谱及血流速度改变,诊断脑血管病变。以脑血管痉挛为例,待测血管持续收缩,血流速度加快,TCD监测血管痉挛依据:①Vs〉cm/s②Vm〉cm/s③Vm〉cm/s,Lindegard比值3(Lindegard比值大脑中动脉和颅外颈内动脉流速的比值,可用以鉴别脑充血vs脑血管痉挛)。

推测脑小血管痉挛,待测颅底大血管血流速度不一定增快,而血管远端阻力PI增加。

脑血管痉挛/狭窄的多普勒检查示意图(脑小血管痉挛,多普勒超声无法监测)

RMCAVs.45cm/sPI0.58RMCAVs.85cm/sPI1.9

LMCAVscm/sPI3.2

脑组织灌注

待续、、、

脑血管自动调节状态评估

待续、、、

备注: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脑血管多普勒参数PI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作者高山,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看白癜风病哪个医院最好
南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yf/951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