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早期在头颅CT上的表现


医生都知道,脑梗死的病人头颅CT在早期(12小时内)和发病后2周左右都难以看到病灶。前者是因为病灶表现尚不明显,后者是因为2周左右时病灶出现“模糊效应”;都导致脑梗死灶和周围正常脑组织等密度,CT上难以分辨。

那么怀疑脑梗死的患者为什么都要做脑CT呢?

首先是因为头颅MRI一般不能急诊做。而急性脑卒中要立刻了解病情,只能急诊查头颅CT。而且要通过头颅CT来排除脑出血。脑出血的CT表现很明显,你看到白白亮亮的高密度影,那就是出血灶。

其次是因为部分超早期脑梗死(3小时内)患者,头颅CT上可以发现一些轻微的改变。如果排除了脑出血,又发现这样的改变,就更确定是脑梗死了。这些改变包括:

1、岛带征

岛叶灰、白质界限模糊,呈低密度影。岛叶就是在颞叶内侧。其实豆状核与内囊、外囊之间灰白质界限消失,也是脑梗死的早期表现。

2、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大脑中动脉内因为有血栓,呈致密的高密度征。这种大脑中动脉主干的梗死,导致的脑梗死面积大,12小时后复查CT就可能看到大片的低密度梗死灶。

上图是头颅大脑脚层面的CT片。在脚间池左前方的那条高密度影就是大脑中动脉,因为充满血栓而密度高。

3、侧脑室前角、外侧裂等脑沟消失或变模糊

这是因为脑梗死早期的病灶虽然在CT上显影不明显,但已经对周围脑组织造成了压迫,侧脑室前角等可能受压后消失。

有医生可能要问,我了解这些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有什么用呢?只要没看到脑出血,不就肯定是脑梗死吗?而且第二天再查头颅MRI不就一目了然啦?

用处在于,如果早期CT上就有这些脑梗死的轻微表现,那就说明梗死的面积大、病情重;溶栓治疗的风险大,容易出血。即使在4.5小时的时间窗内,是否要溶栓,也要告知家属出血等风险后,和家属一起权衡利弊再做决定。

而且脑梗死患者很多病情重,搬动不方便,后面可能没机会再做CT/MRI检查了。那么第一份急诊的头颅CT就是个重要的诊断依据,哪怕是一些CT上早期梗死的轻微改变对指导诊治也很有意义。

赞赏

长按







































石学敏丹芪偏瘫胶囊
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yf/980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