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案例颅内支架知多少一例大脑


患者为61岁女性,以“左侧肢体无力3周,加重1天”为主诉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3周前因分水岭区急性脑梗死入院治疗,未行DSA造影评估,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改善循环、改善脑代谢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减轻出院;1天前再次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再次就诊!

3周前MRI

此次入院复查MRI

那么这个病人的梗死责任血管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梗死机制是什么?

根据患者脑梗死影像学表现、脑血管供血范围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危险因素,不难判断此病人特点:

责任血管:MCA(大脑中动脉)

梗死原因: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梗死机制:低灌注

强化双抗、稳定斑块等内科药物治疗后,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肢体无力持续加重。

术前DSA造影表现:

颅内支架植入手术指征:

1、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约90%,Mori分型A型;

2、梗死原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3、现给予强化内科药物治疗后效果欠佳;

4、低灌注机制;

5、手术知情同意。

魏立平主任、李文波副主任多次组织科室讨论,详细制定手术方案,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小球囊大支架”方案,并应用开环式Neuroform-EZ自膨式支架,围手术期给予动脉压监测。在神经介入团队共同精心努力下,术后狭窄即刻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好转;该方案减少了术中斑块“雪犁”效应及高灌注出血等风险。

支架植入术后表现:

在神经介入团队及护理姐妹、康复团队共同努力下,患者好转出院,入院前NIHISS8分,出院时NIHISS4分。

相关链接:

患者甲:小李医生,颅内脑血管可以放支架吗?

小李:介入神经放射学发展历史悠久,年Seldinger创造股动脉穿刺术,年Dotter报道了首例经皮血管成形术;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介入放射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见神经(脑血管)介入作为介入放射学的分支专科,历史悠久,目前颅内支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由于脑血管直径相对较细,主干血管往往有穿支血管发出,供应脑组织解剖结构及功能复杂多变,神经介入比其他血管介入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特别是颅内支架植入的适应人群要求比较严格,需要由专业神经介入知识医生进行评估。

患者乙:小李医生,颅内脑血管支架后可以做MRI吗?

小李:目前国内使用的绝大部分颅内支架为镍钛、钛合金和其他合成材料,如果没有其他金属植入禁忌,围手术期及出院后可以行1.5T或3.0TMRI检查评估。

患者丙:小李医生,颅内脑血管支架可以选择的支架有哪些?国产的好?还是进口的好?

小李: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颅内支架有球扩式支架和自膨式支架,自膨式支架有:激光雕刻型支架、编织型支架等。

图一:球扩式支架

图二:自膨式支架

由于新材料及新工艺技术要求复杂,国内技术相对滞后,现有除了AOPLLO球扩式支架为国产,绝大多数颅内支架为进口支架;至于颅内支架选择,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需要专业神经介入医生根据血管病变部位、狭窄长度、迂曲程度、斑块性质等综合评估判断;只有个体化选择合适的颅内支架,才能减少手术的风险。

医院神经介入/神经内科重症科是国家卫计委评审指定的脑卒中筛查防治基地、高级脑卒中中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集脑血管病的病因筛查、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神经危、重症救治为一体的综合性神经介入专科。科室床位36张,包括普通病床23张、重症监护病床13张。主要诊治各种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重症脑炎、癫痫持续状态、肌无力危像、颅内外动脉狭窄、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已成功开展脑血病微创介入手术余例,科室配备有先进的脑电图机、神经中央监护系统、进口心电监护仪、颅脑降温仪、脑循环治疗仪、微量注射泵、鼻饲营养泵、呼吸机、排痰机、气压泵等,使脑血管病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及术后管理更加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配备的神经中央监护系统,使每个病人均可进行床旁脑电、睡眠、心电、血压等活动的监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脑卒中—(急诊科)

(神经介入科电话)

—(神内一区)

—(神内重症)

病房:医院3号楼12楼神经内科一病区

(神经介入科李元辉吴旭旭供稿)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怎么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yf/989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