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闷热天易发心脑血管病,教你如何预防


中科医院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檀亚楠

三伏天高温闷热,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发期。为此,记者医院内一科副主任任瑞华,为您详解相关健康知识。

为什么高温易引发

心脑血管疾病?

据任瑞华介绍,血压波动、血液黏度上升、情绪紧张、睡眠不好等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在三伏天易发的主要因素。

具体来说,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身体为了散热,体表血管扩张,会使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造成大脑、心脏等器官的血流量减少,易引起缺血、血压波动等不适症状,同时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随之增加,也容易加重心脏负担。任瑞华表示,伴随三伏天人体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减慢,易出现凝血,造成血管栓塞。

此外,三伏天天气闷热,人们容易出现激动或烦躁情绪,胃口差、睡眠质量低,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突发胸部不适

警惕心梗发作

谈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任瑞华表示,要重视脑卒中和心梗,其发病急、进展迅速,而且致残、致死率高,一定要注意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如果突发胸闷、胸痛且不能缓解,或症状虽不持久,但发作频繁,要高度警惕心梗发作。任瑞华表示,中暑也会出现胸闷,但一般症状较轻,而急性心梗是突然发作的胸痛,往往痛感剧烈。如胸闷、胸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甚至濒死感,或合并咽部不适、紧缩感等,更是发生心梗的预警,此时最好就地休息,并及时拨打。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时,家属要解开患者衣领,切忌摇晃,保持口腔清洁,有假牙者应取出。

高温高湿天气

还容易引发这些疾病

此外,任瑞华指出,高温高湿天气,除了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还容易引起热射病、热伤风、肠胃炎等疾病。

任瑞华表示,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当身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会发生热射病,表现为高热(体温达到40度以上)、皮肤干热无汗、神智障碍、脏器衰竭等。

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如果不加节制地使用空调或电扇来解暑,易引发热伤风。高温高湿环境下还容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人们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可能容易引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除了上述几种疾病外,任瑞华提醒,高温高湿天气还容易影响情绪,使人心烦气躁,应注意调节。

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安全度伏天

老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三高”人群,是高温病的重点人群,因此,任瑞华建议这些人在高温天气下应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要做好防晒,并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员群密的场所。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生活中不要有“猛回头”的动作,以免造成颈动脉内斑块脱落,引发心梗、脑梗;尽量避开早间时段锻炼,将锻炼时间调整到傍晚,并适当减轻运动强度;血压波动大的人尤需避免突然发力的动作,如打羽毛球、打篮球、突然起床等。

清淡饮食,建议日常饮食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保证蛋白质摄入,戒烟戒酒,保证饮水量,建议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毫升,日常以白开水或淡盐水为宜。

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诱发心梗。因此,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室内最好开启空调,且温度不要太低,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最后,任瑞华提醒,预防大于治疗,减轻疾病危害,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起伏过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wh/79664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