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周记左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治疗一


作者:李新明,姚亮,孙瑄,马宁

单位:首都医科医院

本周我们汇报一例左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病例,诊治过程具体如下。

病例详情

患者,男,49岁。主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月余”入院。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指麻木及右手写字、持筷不灵活。后症状加重,出现右侧肢瘫,混合性失语。医院,行头颅CT未见明显梗死(图1)。

图1

头颅MRI:左基底节及颞顶叶急性脑梗死(图2)。

图2

头颅MRA:左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图3)。

图3

高分辨核磁:斑块位于左大脑中动脉M1狭窄段上、前壁(图4)。

图4

DSA:左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狭窄率约80%(图5-8)。

图5

图6

图7

图8

超声心动图(-11-24,外院):左室假腱索,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室充盈不良,EF66%。

经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能独自行走,语言恢复正常。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

既往:吸烟史30年,病后戒烟;饮酒史30年。

体格检查:记忆力、计算力稍减退,右手握力稍差,右下肢肌力4+级。

MRS评分1分。

复查颅内CTA:左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图9)

图9

CTP:左额颞顶叶低灌注(图10)。

图10

化验检查:LDL:3.28mmol/L;血栓弹力图:AA87.4%,ADP54.2%;免疫全套、抗链O、RF、抗心磷脂抗体、血沉正常。

TCD:左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cm/s,栓子监测阴性,增强试验阴性。

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肠溶片mg1/日+氯吡格雷75mg1/日)、降脂稳斑(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1/日)等治疗。

术前讨论

1.左大脑中动脉M1近段重度狭窄,病因考虑动脉粥样硬化性,结合相关供血区域低灌注,有介入治疗干预指征。2.治疗策略:病变远端成角,不太适宜放置球囊扩张支架。拟球囊预扩张,然后予自膨式支架置入。3.相关风险:穿支闭塞,高灌注综合征,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

治疗过程简述:全麻下右股动脉入路,6F导引导管至左颈内动脉C2段,术前造影示左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图11)。

图11

路径图下沿导引导管将Transend微导丝(0.″,cm)越过病变放至左大脑中动脉M2段(图12)。

图12

沿微导丝送入Gateway球囊(2.0mm×9.0mm)预扩张(图13)。

图13

后放置Wingspan自膨式支架(3.0mm×15.0mm)。

其后造影示残余狭窄低于10%(图14)。

图14

术后查体同前。

术后复查头CT:未见出血(图15)。

图15

术后CTA:左大脑中动脉支架通畅(图16)。

图16

术后CTP:左侧半球低灌注较术前明显改善(图17)。

图17

术后TCD:左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降至cm/s。

讨论

本例左大脑中动脉狭窄因远端成角,放置球囊扩张支架可致弯曲段伸直,有潜在血管损伤的风险,相较而言自膨支架可能会更安全。

大家都在看

┣缪中荣教授:机械取栓术中合并原位狭窄的补救治疗策略

┣王拥军教授:中国脑血管病疾病疾病负担和对策

┣高峰教授: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中的边支保护技术

┣蔡艺灵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患者的选择和策略

┣焦力群教授:颅内动脉支架的亚洲发展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培训班

颈动脉支架植入技术培训班

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培训班

脑静脉及静脉窦病变诊断和治疗培训班

李新明,姚亮等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祛白盛宴邀您约惠
白癜风专家坐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zl/983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