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发病24h内的急性前、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经过临床及影像筛选后,当符合现有循证依据时,均推荐血管内取栓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
②发病6h内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符合以下标准时,建议血管内取栓治疗:卒中前mRS评分0~1分;缺血性卒中由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引起;NIHSS评分≥6分;ASPECTS评分≥6分(Ⅰ类推荐,A级证据)。
③有急诊血管内治疗指征的患者应尽快实施治疗,当符合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标准时,建议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但不应等待静脉溶栓效果,应同时桥接血管内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
④发病6h内适合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在无静脉溶栓禁忌时,可以考虑选择替奈普酶静脉溶栓(静脉团注0.25mg/kg,最高25mg),而非阿替普酶,但仍需进一步的随机试验证据证实(Ⅱb类推荐,B级证据)。
⑤距患者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在6~16h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当符合DAWN或DEFUSE3研究入组标准时,推荐血管内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
⑥距患者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在16~24h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当符合DAWN研究入组标准时,推荐血管内治疗(Ⅱa类推荐,B级证据)。
⑦发病0~12h内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当符合ATTENTION或BAOCHE研究入组标准时,推荐血管内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
⑧发病12~24h内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当符合BAOCHE入组标准时,推荐血管内治疗(Ⅱa类推荐,B级证据)。
⑨对于发病24h内,伴有大梗死核心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当符合ANGELASPECT,RESCUE-JapanLIMIT或SELECT2研究的入组标准时,推荐血管内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
⑩在急诊血管内治疗过程中,经筛选的串联病变(颅外和颅内血管同时急性闭塞)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血管内治疗(Ⅱa类推荐,B级证据)。
?急性中等血管闭塞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的获益尚不明确,经过筛选及评估风险获益比后,可慎重的选择急诊血管内治疗,但仍需进一步的随机试验证据证实(Ⅱb类推荐,B级证据)。
?卒中前mRS评分>1分,ASPECTS评分<3分或NIHSS评分<6分的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患者,在谨慎评估风险获益比后,可以考虑在发病6h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进行血管内治疗,需要进一步随机试验证据证实(Ⅱb类推荐,B级证据)。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考虑血管内治疗时,推荐根据患者危险因素、操作技术特点和其他临床特征个体化选择麻醉方案,尽可能避免血管内治疗延误(Ⅱa类推荐,B级证据)。
?发病24h以上的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的获益性尚不明确,应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在谨慎筛选的情况下,考虑是否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Ⅱb类推荐,B级证据)。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zz/7966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