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拆炸弹妙手除隐患2例颅内动脉瘤


近期,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了2例大脑中动脉M1、M2分叉处大型动脉瘤的显微外科夹闭手术。手术均由李从进副主任医师主刀,王松林主治医师协助完成。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复查CTA示动脉瘤未再显影,载瘤动脉及颅内主要分支血管均显影良好,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已痊愈出院。

病例1:患者陈某某,男,57岁,以“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6小时”入院,入院时Hunt-Hess分级3级,入院头部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部CTA检查提示左侧M1、M2分叉处大型动脉瘤。

术前头部CT平扫

术前头部CTA检查

术后头部CTA

病例2:患者王某某,女,57岁,以“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40小时”入院,入院时Hunt-Hess分级:1级,入院头部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部CTA检查提示左侧M1、M2分叉处大型动脉瘤。

术前头部CT平扫

术前头部CTA检查

术后头部CTA

诊疗体会: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属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患者随时有动脉瘤再破裂的危险,相当于颅内放置了一枚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动脉瘤一旦再破裂,死亡率很高,所以必须尽快将动脉瘤处理掉。

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因突发疾病辞逝,杀手就是埋藏在他体内的定时炸弹-——动脉瘤破裂。动脉瘤破裂出血造成头痛为“此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

面对这个威胁生命的“定时炸弹”,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及时拆弹”。

一、避免动脉瘤发生,不要埋雷;

动脉瘤可由动脉硬化、创伤、情感变化(忧虑、紧张、激动),血压突然升高,大小便用力,体力劳动,性生活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高血压是“导火索”,动脉硬化是最常见发病诱因。很多病人在动脉瘤破裂之前就有头痛,眼肌麻痹,复视,头昏等先驱症状,伴随诱因的情况下,发生动脉瘤破裂,也有一些患者是在没有明显诱因时突然发生的。

二、发现征兆积极治疗,及时拆弹;

目前颅内大型动脉瘤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介入血管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

介入治疗:创伤小、术中动脉瘤破裂率低、住院时间短、但医疗费用高、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

夹闭手术:医疗费用低、经济、有效,医院推广应用,但创伤较大,住院时间长。

术前Hunt-Hess分级越高,则意味着脑肿胀及高颅压往往越严重,从而造成术中显露困难,手术风险加大,预后也差。因此对于颅内大型动脉瘤或术前Hunt-Hess分级高的动脉瘤夹闭手术来讲,术中必须精细操作,耐心释放脑脊液及必要时使用脱水剂、过度通气,使颅内压下降以利于术中显露,从而避免术中对脑的牵拉、压迫性损伤。

对于瘤体形态不规则、伴有子瘤的动脉瘤,以及术中所见瘤壁菲薄的动脉瘤,必须特别小心,因为这都属于易破裂动脉瘤,比如就病例1来说,术中分离时发现其瘤体近瘤颈处大片瘤壁极为菲薄,瘤内血液涡流清晰可见,极易破裂,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直接夹闭瘤颈,否则动脉瘤破裂几乎是必然的,一旦破裂,则往往破口很大,出血汹涌,很可能导致动脉瘤根本无法夹闭而不得不闭塞载瘤动脉,造成的后果则很可能是非死即残,因此,应先采取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后,再将双极电凝功率尽可能调低,然后逐步电凝瘤壁使其皱缩变厚且瘤体缩小,最后再完成动脉瘤夹闭。

术者简介:李从进,男,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曾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医院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各一年,能够及时将所学新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的疑难病症。擅长颅内动脉瘤夹闭、介入栓塞术,和其他脑血管疾病(包括AVM、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海绵状血管瘤等脑血管畸形及moyamoya病、颈动脉狭窄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以及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和各种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并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编辑:钱章林刘锋审核:李东波









































白癜风治疗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zz/921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