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PCI术后合并下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精选病例深入讨论

借堑长智防患未然

点击上方“中青年冠脉专家沙龙”   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界不大

  心功能II级(Killip分级)

  窦性心动过速

高脂血症

痔疮

诊疗经过

急诊冠脉造影

左主干(LM)未见明显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前降支(LAD)近中段长病变,中段最重狭窄99%,前向血流TIMI1-2级;回旋支(LCX)散在斑块,未见明显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右冠状动脉(RCA)自起始部%闭塞,前向血流TIMI0级。远段借LAD提供侧支显影,管腔可。冠状动脉双支病变,LAD次全闭塞,RCA完全闭塞(视频1-3)。

视频1-3

急诊PCI术

结合患者持续胸痛伴广泛前壁导联ST段抬高,提示有LAD急诊血运重建指征。同时患者RCA呈慢性闭塞,靠LAD提供侧支循环,此次LAD急性闭塞,术中患者血压开始下降,心源性休克风险高,故植入循环辅助装置IABP。

于LAD近中段病变处置入1枚2.75×30mm支架(Resolute),扩张后造影可见管腔无残余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视频4-5)。

视频4-5

术后临床表现

图2PCI术后1小时心电图

术后治疗

药物治疗:阿司匹林mgqd,氯吡格雷75mgqd,替罗非班7ml/h(36h),低分子肝素iuq12h,阿托伐他汀钙20mgqn,美罗培南注射液1.0givtid,泮托拉唑钠40mgivbid,多巴胺持续泵入。

其它:护肝、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措施。(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暂时未用β-受体阻滞剂及ACEI)

术后第1天

胸痛症状缓解,24h尿量:ml,IABP(1:1)(CVP5-10mmHg),BP90-/50-65mmHg(多巴胺15ug-20ug/kg/min),HR80-bpm,SPO%-99%(鼻导管3L/min),窦性心律,双肺底湿性啰音,腹(-),双下肢不肿,皮温正常。

血气分析:PH7.,PCO.6mmHg,PO.5mmHg,BE-3.4,O2sat96.4%,Lac1.1mmol/L。

血常规:WBC20.2×/L,NEC83.2%,HBGg/L,PLT×/L。

肝功能:ALT71IU/L,ASTIU/L。

肾功能:BUN3.38mmol/L,Scr59.6umol/L。

心肌酶谱:LDHu/L,HBDH9u/L,CKU/L,CK-MBU/L。

CRP.92mg/L,PCT0.ug/L,NT-proBNPpg/mL。

凝血功能:PT11.3s,APTT37.1s,D-dimer0.9mg/L。

心电图

图2-2PCI术后第1天心电图

胸片:提示感染较重。

图2-3胸片

床旁心脏超声:LVEF44%,左心室前壁运动减弱,LVEDD51mm,LAEDD38mm。

术后2天:突发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口角右偏,无头痛、意识丧失。考虑脑卒中可能。继续加强抗栓、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治疗。

术后3天:心电监护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共2次,自行复律。PCI术后第3天心电图(图3)

图3

术后4~10天:便秘,间断便潜血(+)。开始加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

术后10天:BP90-/50-65mmHg(多巴胺10ug/kg/min),HR70-90bpm,双肺无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腹(-),双下肢不肿,皮温正常。拔出IABP。

图4PCI术后第18天心电图

图5胸片,左:术后1天,右:术后18天

术后11~19天:脑梗塞症状逐渐恢复,未再发作阵发性心房颤动。多巴胺逐渐减量至5ug/kg/min。

术后20天:13:30开始无明显诱因反复排鲜血便,共约ml。头晕、心悸、大汗,四肢湿冷,BP/60mmHg(多巴胺12ug/kg/min),HRbpm。急查HGB54g/L。

内镜所见:距肛门40cm及25cm各见一血凝块附着,给予凝血酶喷洒。距肛门5cm直肠见一血凝块,并有鲜血渗出,给予凝血酶喷洒,未见活动性出血。

术后20~22天:禁食水、补液、输血(2U)、生长抑素持续泵入等,复查HGB88g/L。

术后23天:12:50大量鲜血及血凝块自肛门涌出,BP90/60mmHg(多巴胺16ug/kg/min,多巴酚丁胺4ug/kg/min),HRbpm。急查HGB44g/L,ALB22.9g/L。行急诊肠镜检查,给予钳夹治疗。

术后23天:禁食水、补液、输血(2U)、血浆ml、白蛋白10g、生长抑素持续泵入等,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改为替格瑞洛90mgBid,次日复查HGB65g/L,ALB36.3g/L。逐渐下调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剂量。

术后38天:复查HGB89g/L,ALB43.3g/L。便潜血(-)。BP-/60-80mmHg,HR70-90bpm。停用血管活性药物。

术后46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各项生化指标基本正常,康复出院。

图6出院前胸片

图7出院前心电图

出院治疗

药物治疗:替格瑞洛90mgbi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qd,培哚普利4mgqd,螺内酯20mgqd,阿托伐他汀钙20mgqn,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bid,地高辛0.mgqd。

出院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专家点评

黄党生(医院):本例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诊断没有问题,当时做急诊PCI也是合理的,置入支架、血管开通都挺好的。用药方面也还可以,基本都是按照指南的常规用药。因为病人血压低,上了IABP的支持,这在临床步骤上都是非常合理的。病人非常复杂,本身血压偏低,在整个治疗中出现了一过性意识方面的问题,脑血管可能出了问题,可能是低血压,可能跟房颤也有点关系。因此,这个病人在治疗上,抗血小板和抗凝的问题可能都需要去考虑。

这个病人前一段时间还算是平稳,病人入院以后到做了PCI,到术后18天之前都没有发生出血,实际上是在撤了IABP之后才发生的下消化道出血。当时有波折,最后从肠镜上看到了活动的出血点。这个跟用药有没有关系?还是应激?我觉得需要考虑,因为在病人危重的情况下发生消化道出血一般表现在胃,是应激性溃疡,这种下消化道的血管破裂出血的原因可能还需要探讨。当然,抗血小板和抗凝可能是加重出血的一个因素,甚至会诱发血管破裂出血。

在消化道出血方面,医生处理得非常及时,病人术后20天出现了鲜血便,当天就做了肠镜。从血色素下降的程度(降到了54g/L)来看,确实非常危险,这种出血量是很大的,是一个危及生命的出血,这种紧急情况下做胃肠镜也是非常必要的,有时候可能需要做介入。如果术后20天提前做了介入,是不是更好一些?因为做肠镜的时候,没有发现明显出血点,原因也没找着,如果这个时候更积极一点,做了介入的检查,是否会避免3天以后的再次大出血?这个需要临床上的证实,看看大家的经验。

术后23天病人再次出血,做了肠镜,发现出血点并及时止血,后来病情趋于稳定。总之,处理过程非常到位,临床反应非常快捷,是非常成功的一个病例。

李俊峡(医院):这个病例我们看到是胸痛2天做的手术,手术已经偏晚了,医院偏晚了。根据ESCSTEMI指南,1~12小时是Ⅰ类推荐,12~24小时是Ⅱ类推荐。这个患者的手术时间相对偏晚了一些,但是由于伴随低血压,所以还是有手术指证。手术后由于血流不好,所以使用四联抗栓药物治疗。手术后20天出现了下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鲜血,我们就考虑下消化道出血),及时行肠镜检查。

这种出血跟药物有没有关系?尽管第1天的抗栓力度比较大(四联抗栓),但当时已经把其他药停了,剩了双联抗血小板,并且下消化道出血跟药物没有关系。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下消化道出血?是不是由于便秘用了开塞露?我们看出血点距离肛门是5公分,是不是用开塞露把那块给弄破了,然后双抗加重了出血?

刘斌(哈尔滨医院):这个病例确实是很好,急诊PCI肯定是积极做,因为病人出现心源性休克了,血压也不好。前降支如果闭塞了,这个病人是存活不了的,因为右冠是闭塞的。

这个病例的出血原因,我觉得不像应激性溃疡。(1)因为已经过了应激性阶段了,就是20天之后才出现的;(2)应激性出血多数是胃出血,应激性结肠溃疡出血相对少。我觉得它就是肠道的小血管破裂出血。

我以前跟腔镜室主任交流过,结肠性小动脉出血特别可怕,如果能找到出血点,钳夹就可以了。如果找不到出血点,则非常麻烦。肠道不能填塞,局部给一次药也没有太大作用,其实就是监测血压、输血。像这个病人HGB降到54g/L了,如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80g/L以下就需输血。尽管我们都知道PCI术后尽量不输血,但是这种紧急情况下该输血必须得输血。输血以保证生命体征的情况下,积极做肠镜非常重要。

关于抗血小板的问题,抗血小板药物后来换成替格瑞洛Bid口服,停用阿司匹林,这点确实值得商榷。因为这个病人的冠脉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达到抗栓作用,冠状动脉形成血栓对病人是致命的。下消化道出血一般来说不是致命的,只要监测血压和及时补血,尽管HGB降到40-50g/L,也不会致命,所以建议尽快过渡到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氯比格雷+阿司匹林就可以。可能考虑替格瑞洛半衰期短,一旦出血了可以及时停药。但是如果过渡的时候,静脉给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能更合适,可以给1-2天试试看,如果不出血了就过渡到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因为那个停了半个小时以后作用就显现了,相对更安全一点。

黄党生(医院):这个临床过程大家考虑一下,其实术后20天以后的出血是非常危险的出血,在内科用药非常充分的基础上做了肠镜,结果没有发现出血点,可是病人HGB已经降到40-50g/L了。出血感觉像阵发性的,不是持续性的,所以说在出血的时候继续吃药,真实的病例是不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如果肠镜没有发现出血点,那么下一步就是靠介入来发现。做介入检查是不是也不能找到出血点?所以会比较矛盾。

苗立夫(医院):这个病人最后出血缓解之后,再做过肠镜吗?因为头两次做肠镜有出血,可能对这个病变整体看得不太充分,因为毕竟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还是肿瘤、憩室、脂肪瘤等,有没有这些病变的基础?

姜浩(医院):这个病人出血除了药物因素之外,肿瘤、憩室、肠道畸形等可能是导致出血高风险的原因。当时我们做肠镜的时候问了消化科主任,是没有发现这些因素的;我们查了相关病史,也没有肿瘤病史。

惠永明(医院):心血管介入医生面对这样大量的出血,如果肠镜消化科不给力的话,行腹腔动脉造影,发现出血点并栓塞也是可取的方法,我们在7、8年前就做过这样的事情。

彭建军(医院):对于这种消化道出血找不到出血点,特别是小肠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做介入,也不一定能看到出血点。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核素,通过核素标记以后,慢慢地可以看到肠道大概什么位置在出血,这时候再结合肠镜,可以帮助找到出血点。

黄党生(医院):这个病例其实是很危险的,但是处理得很好,明显有运气的成分。假设是小肠出血,做多少次都没有用,看不见,到不了那个位置。因此,我同意惠院长的意见,可能还是要早点采用介入手段干预,比较安全一些。

我们有一个病例也是找不到出血点,最后大夫盲目上去,到处找,看见一个可疑的出血点,就栓塞了,最后就不出血了。

惠永明(医院):在5、6年我们有一个病例,当时发现肠系膜下动脉有一个小分支,出血点很明显,就用造影剂和明胶海绵混在一起,注射2-3ml就止血了。对介入医生来讲,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沈珠军(医院):替罗非班应用36小时,说明书上这样建议,但我们现在从来不用。口服抗血小板药停了以后,静脉的抗血小板药要赶紧停掉。如果三种抗血小板药同时以这种强度使用,再加上抗凝用的低分子肝素,IABP辅助的时候还要使用肝素。整体来说,抗凝、抗血小板的强度过了。

对于危重病人抢救过程当中,时间长了以后出血是什么原因?这个跟用药不一定有关系,跟整体的胃肠敏感有关系。危重症病人的营养问题很重要,如果胃肠道没有功能了,这个胃肠道黏膜损伤慢慢会导致出血。

第1次肠镜检查没有发现出血点,如果HGB降到54g/L,介入检查是肯定要做的,看看到底有没有出血?如果没有活动性出血,可以再观察,或者再想办法。这是一个综合治疗,随时有问题随时处理,我觉得可能还是要稍微积极一点。

苗立夫(医院):1、对于低体重、NSTEMI老年患者,抗凝、抗血小板的力度要适度平衡一下。

2、治疗过程中,出血非常凶险,3B级的出血,及时地开展了胃镜,找到出血点,给予输血等相应的治疗,应该是比较及时的。对于下消化道出血相对比较少见,除了肠镜之外,还有血管造影。不过血管造影有要求的,一般0.5-1ml/分钟的出血量才能看到;而核素要比血管造影稍微好一点,0.1ml/分钟的出血量在图像上就能够显影。

整理:郭淑娟

审校:医院张闻多

RYAN

赞赏

长按







































贵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贵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wh/986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