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脑中风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人忽视
脑梗死后,因每分钟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所以,一旦发生了脑梗死,应争取在溶栓时间窗,即发病后3至6小时内(越早溶栓治疗,效果越好),急送医开展溶栓治疗,以争取溶解血栓、再通闭塞血管的机会
专家指南以上3个病例表明,很多中年人一方面为了工作,整日疲于奔波;另一方面为了释压,又放任自己嗜烟酒、熬夜、久坐少运动、大吃大喝等不良生活习惯
专家指南清远市慢性医院专家张医生介绍,据我国第三次疾病死因调查显示,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的致死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
脑血管病成居民致死病因首位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张医生称:“生活中,一些中青年人原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以为脑中风是很遥远的事,却不料被自己或身边的同事碰上一旦出现卒中,病情进展加重,很可能错过早期干预治疗的时机
关注世界卒中日
肢体麻木意识模糊眩晕呕吐是先兆
发病后3至6小时内“溶栓”为妙
体检信息蔡先生,48岁,体型较肥胖,平时嗜烟酒、不爱运动,常熬夜、应酬,饮食口味较重,体检查出有高血压、高血脂及颈动脉斑块等,但未予重视前不久他在上班时突然出现言语模糊不清,右侧肢体完全瘫痪,不久出现神志模糊同事立即将其送医院,经头部ct、脑血管造影等检查,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专家指南“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心脏疾病合并房颤等大脑后动脉供血区”专家认为,还有吸烟、酗酒、运动量少、高热量饮食、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合并危险因素越多,发生脑中风的风险就显著增加
体检信息张先生,今年55岁,今年8月单位体检时,他自述有点头痛,其他基本正常本月初,他在主持开会时突然觉得头痛剧烈,并呕吐几次,即送医院就诊,做头部ct及脑血管造影等检查,结果发现他颅内长有一个巨大的动脉瘤,破裂后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十分危重经动脉瘤弹簧圈栓塞介入术等治疗后,痊愈出院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http:///
其中,45~64岁的中年人,脑卒中发病率日趋增高,约占中风患者的40%~50%,高发人群是40~50岁,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约占15%,且向20~30岁人群蔓延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大脑前动脉分段图片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一生中会遭遇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
“甚至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狭窄等脑中风高危因素的患者,也丝毫不加注意”张医生指出,于是脑中风就盯上了这些人
体检信息刘先生,46岁,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体检发现有颈动脉及基底动脉斑块,局部血管重度狭窄,经常头昏脑胀因工作繁忙,休息不好,前不久出现两次发作性眩晕、意识障碍等,并未重视1周后再次发作,出现瘫痪、昏迷,持续未缓解,送至医院急诊,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基底动脉闭塞经立即动脉介入溶栓后血管再通等治疗,恢复良好
可见,大众对脑中风防治知识十分缺乏,对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不够重视
10月颈内动脉解剖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记者从清远多家医院的体检中心获悉,居民体检中发现脑部疾患的患者越来越多,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居民体检中呈现的高发病
因此,须留意这些征兆:如突发一侧或双侧颜面部、上肢或下肢的无力或麻木;突发意识模糊或昏迷;突发言语障碍或语言理解困难;突发复视、单侧或双侧视物模糊;突发行走困难或不能平衡;突发眩晕、呕吐,突发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等,即使症状只持续几分钟,也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让患者就地侧卧,尽早送医
白癜风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yy/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