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穿刺后只需按压10分钟当心酿成大祸


动脉采血是护理临床常见的一项操作,然而操作前后不经意间就会造成隐患。

昨晚,给一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患者抽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因患者桡动脉搏动不明显,便在左侧腹股沟处抽股动脉血,穿刺后按压了10分钟,穿刺点未再渗血。过了半个小时再去查看了一下,局部也无出血、无肿胀,于是便不再留意。

早上,患者诉说左腹股沟区疼痛,一看,局部大片青紫色的淤血斑,可触及一9cmx9cm的包块,疑为动脉穿刺后出血形成的血肿。为谨慎起见,特请外科医生会诊。外科医生进行详细体检后,基本排除了肿块为“疝气”等疾病的可能性,仍考虑为血肿。

生怕自己操作中的失误,后来翻阅了《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两位授课资料,关于按压时间见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结果一:

来源:医院《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解读.11.11

结果二:

来源:大连医院.2.17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

事件分析

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动脉穿刺时,除了要按照正规操作流程进行,还要特别留意患者的特殊情况。

例如本次事件,虽操作规程里有提到过,动脉穿刺后应按压5~10分钟的时间,但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或躁动不安的患者,应适当延长按压的时间,并做好交接班,要强调动态观察局部出血的情况,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图文来源:医院感染控制

整理:护理周刊·白薇

美小护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zz/79614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