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有个王大爷他有一个好习惯吃完晚饭去遛弯老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99”
入冬了,转凉了。这一天晚饭后,王大爷和家人照例出门在家附近去遛弯。约莫19:30分,王大爷走着走着就觉得突然左脚莫得力,哗地一声倒了地,嘴也歪、手无力、无法言来无法语。家人连忙拨打了,医院急救去。
19:50分,王大爷在放射科做了急诊行头部CT平扫检查。诊断报告:右侧大脑中动脉致密征,考虑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可能,建议结合DSA检查。
在主管医生与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急诊给王大爷办理入院手续,并经绿色通道送入了介入手术室。
术中发现王大爷的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并见颈内动脉眼段微小动脉瘤。
于是乎,介入室的医生给王大爷做了右侧大脑中动脉取栓及溶栓术+经导管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在取出堵塞脑血管的栓子后,再次造影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通畅,远侧分支显影良好;右侧颈内微小脑瘤封堵栓塞成功。术后王大爷安返病房。
王大爷在脑外科的医护人员十余天精心治疗后,言语清晰,四肢活动自如,高高兴兴地康复出了院。
然而,一些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因为没有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死亡情况。
“时间就是大脑”
王大爷是幸运的!!!
当他被发现脑血管意外症状时,家人能及时拨打送医救治,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介入室医生精湛医术下,王大爷既取出堵塞脑血管的栓子,同时又拔出“定时炸弹”---脑动脉瘤,真是因祸得福。
当然,我们也不要忘了放射科帅哥医生能在CT头部平扫中,用“火眼金睛”发现了脑动脉致密征-----脑动脉血栓,为抢救“王大爷的大脑”赢得了宝贵时间。
什么是脑动脉致密征?
致密动脉征: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或其他大动脉密度增高。因为梗塞部位血管内血流阻断,局部红细胞聚集而呈现高密度征象—新鲜血栓形成。
致密动脉征几乎与脑梗死同步出现(发病30min可出现),但该征象有时间效应,往往几天后消失。CT值一般在60~80Hu。
CT的优势是24小时有效,并且是排除出血的最有效快捷检查手段。60%的梗塞在3-6小时内CT可以发现,24小时内几乎所有的梗塞都可以发现。
什么是DSA呢?
DSA检查的全称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一种检查血管有无畸形和闭塞的方法,通过向血管内注射造影剂,同时进行摄片,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可以清晰显示血管的造影。DSA是最准确的脑血管造影方法,分辨率最高,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如果通过MRA或CTA检查,考虑有脑血管疾病的情况,特别是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时候,往往还是需要通过DSA检查最后明确诊断,有些血管疾病在行DSA检查的同时还可行介入治疗。
爱心提醒: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心脑血管很“怕冷”进入冬季,心脑血管病发病较夏季增加。
寒冷会令人体的血管收缩,而且出汗减少,从而刺激血压上升。人体机体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加快、血管的外围阻力增强、导致血压升高或血管栓塞等。此外,寒冷时人的活动量减少。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也因而减少,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心脑血管病防治应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各器官的含氧量及全身各脏器机能。
但有些老人喜欢早起晨练或晚饭后出来运动。一般来说,冬天的早晚气温低的时候,室内外温差大,会让心血管收缩很容易引起疾病发作,所以,对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冬季保暖很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zz/796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