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项研究表明,对年龄≥61岁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可提高其存活率,但多数存活者需借助辅助设备来满足身体的最大需求,该研究的相关内容发表在NEnglJMed杂志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梗死与严重脑水肿有关,而脑水肿可能会导致脑疝及早期死亡。而对于由缺血引发的脑水肿,保守治疗的效果较差。一项纳入3项随机对照研究的汇总分析表明,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存在完全或次全空间占位(space-occupying)]的60岁以下患者中,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可降低其死亡率,并且不增加严重残疾的发生风险。然而,在年龄≥61岁的患者中,是否存在上述获益仍不清楚。该研究(DESTINYⅡ)的目的为,评估对年龄≥61岁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梗死患者接受去骨瓣减压术后的转归。该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性、多中心研究纳入例年龄≥61岁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梗死患者,其中非优势大脑半球梗死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4分,优势大脑半球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19分,这些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0岁(范围61~82岁)。在症状发生后48h内,按1:1的比例分配患者,分别给予保守治疗(对照组)或去骨瓣减压术(切除脑瓣的直径至少10cm)+硬脑膜成形术(去骨瓣减压术组)。主要转归为在分组后6个月时存活且无严重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4分),次要转归为分组后12个月时的存活率、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以日常生活活动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去骨瓣减压术能改善患者主要转归,无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在0~1分(无残疾或轻微残疾)之间,在去骨瓣减压术组与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3分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3%(见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4分(中重度残疾,需使用辅助设备)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2%、15%,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5分(严重残疾)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8%、13%。去骨瓣减压术组患者无严重残疾的存活率为38%,而对照组为18%[比值比2.91,95%可信区间(CI)1.06~7.49,P=0.04]。存活率增加使去骨瓣减压术组患者的死亡率下降(33%对70%)。去骨瓣减压术组患者的所有次要转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但去骨瓣减压术组患者更易发生感染及脑疝。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60岁以上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可提高其存活率,但大部分患者存在严重残疾,有关去骨瓣减压术对患者长期残疾的作用,以及具备哪些特征的患者更适合行该手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卒中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北京正规白癜风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zz/9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