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管家
华山神内科团队在Neurology发表脑动脉夹层相关新型血浆生物标志物fibrillin-1的临床研究,标志着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取得了创新性进展。
整理|渝小苏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1脑动脉夹层:易漏诊误诊的卒中“杀手”
我国是“世界卒中第一大国”,每年新发脑卒中万人,每年脑卒中死亡人数为万人,相当于每12秒即有一个中国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脑卒中,并且近年来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如何防治卒中,尤其做好中青年人群的卒中诊治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临床问题。
自发性脑动脉夹层(spontaneouscerebralarterydissection,sCAD)是导致中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临床诊断有一定难度。由于好发于青壮年,致残性高,sCAD导致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sCA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尽管随着高级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该病的诊断率逐渐提高,但受限于全面精确的血管检查在急性期难以获得、检查耗时长、典型影像学改变缺如、诊断受主观判读影响大等原因,急性sCAD的诊断具有高度挑战性,诊断延迟乃至漏诊误诊普遍存在。
因此,问题来了:如何寻找更加客观简便的方法诊断脑动脉夹层,从而为无数中青年卒中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
2华山神内锁定早诊标记物:原纤维蛋白-1
年1月31日,国际神经病学界顶尖杂志Neurology在线发表了医院神经内科董强教授率领的韩翔、朱珠等人发表的临床研究:自发性脑动脉夹层患者血浆原纤维蛋白(fibrillin-1)的应用价值。
图:华山神内团队于Neurology发表最新研究
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由FBN1编码(该基因异常可引起马凡综合征),是血管弹力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血管壁稳定性至关重要。弹力膜结构受损所致的管壁内膜和(或)中膜撕脱被认为是动脉夹层发生的重要环节。
图:脑动脉夹层示意图
董强教授、韩翔副教授、朱珠博士与放射科汤伟军、葛亮等合作,在过去5年中建立了华山单中心多例sCAD队列,测定sCAD患者血浆fibrillin-1水平,并与其它原因卒中患者及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研究团队有3大主要发现:
■1.有助早期诊断:fibrillin-1在sCAD尤其急性期患者中的血浆浓度(sCAD平均85.56ng/mL,急性期平均97.64ng/mL)显著高于非sCAD的卒中患者(平均77.13ng/mL,p=0.)和健康对照组人群(平均73.04ng/mL,p=0.)。
以88.ng/mL为参考切点,该标记物鉴别急性sCAD与其他原因卒中的敏感性为0.,特异性为0.,提示临床中在sCAD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出现前,有望应用fibrillin-1对其进行早期诊断。
■2.影响病因筛查和治疗决策:fibrillin-1水平与动脉夹层的数量及严重程度相关。夹层数量越多越严重,fibrillin-1水平越高。
由于夹层数量可能提示潜在的病因不同(多发夹层提示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而严重程度则与治疗方案的选择相关(药物或外科治疗),因此fibrillin-1可有助于对sCAD进一步的病因筛查及治疗选择的临床决策。
■3.利于预后判断:研究者发现基线低水平fibrillin-1者夹层血管恢复较好,提示其水平测定有助于预测预后。
3难得!Neurology发表同期评述
该项研究被Neurology杂志接收的同时,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
治白癜风的办法
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av.com/ncxzz/98251.html